吉利银河M9来了! 今晚全球首秀,直接对标理想L9、问界M9,但价格可能不到它们一半? 这款车凭什么敢叫板“百万级豪车”? 答案就藏在三个关键词里:六座、AI、混动。
它不仅是吉利史上最大号的SUV,还把激光雷达、AI语音助手、超级省油的混动系统全塞进了车里。 6个座位全是独立设计,连第三排都能电动调节,家里有娃或经常多人出行的朋友,这车可能真能让你“一车搞定所有事”。
不过,最让人好奇的是它的价格。 网传20万起步,如果真能兑现,那国产车真的要“逆天改命”了。 接下来咱们就拆开揉碎,看看这台车到底有没有吹牛。
外观:科技感拉满,但没放弃实用
银河M9的前脸很“吉利”,封闭式格栅配贯穿式灯带,和家族其他车型有点像,但细节更激进。 车头两侧藏着激光雷达,和可开闭的散热格栅融为一体,既保证了科技感,又能降低风阻。 车身侧面没用隐藏门把手,但21英寸轮毂配上低趴造型,看着比汉兰达壮实一圈。
车尾的贯穿灯带能动态显示图案,比如“旭日东升”的动画,晚上辨识度极高。 车顶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组成了“天眼系统”,官方说能覆盖360度无死角。 尺寸方面,车长超过5.1米,轴距3.1米,和理想L9几乎一样大,但第三排座椅支持150度放平,临时当床用都行。
内饰:六座不挤,但屏幕有点多
坐进车内,第一眼就被两块大屏吸引:中控屏从驾驶位延伸到副驾,长度接近1.5米,副驾能直接触控导航或看剧。 仪表盘藏在方向盘前方,像一块细长的电子墨水屏,显示信息很丰富。
重点在座椅布局:2+2+2六座,二排独立座椅带腿托、通风/加热/按摩,三排支持电动调节。 不过实际体验发现,二排腿部空间接近3拳,但三排更适合1米2以下儿童。 车顶还藏着吸顶屏,支持双人观影模式,后排乘客不用抢中控屏。
储物空间设计比较实用:前排无线充电板带散热风扇,中央扶手箱能前后滑动,杯架还能隐藏起来。 不过全车皮质包裹偏硬,摸着不如理想L9舒服。
智能系统:能听懂“黑话”,但反应有点慢
银河M9的AI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和方言识别,比如“把空调调到22度,再放周杰伦的歌”,它能分步执行。
副驾的“秘书屏”能查天气、订餐厅,甚至帮你写会议纪要。 不过实测中,复杂指令偶尔会卡顿,比如“导航到最近的充电站,然后给家里发消息说快到了”,需要重复两次才能执行。
自动驾驶靠“千里浩瀚H5”系统,支持高速NOA和自动泊车。 车头激光雷达+12颗摄像头,能识别异形车辆和施工路段。 但城市NOA还没开放,目前只能应付简单跟车和变道。 最鸡肋的是自动泊车,对斜列式车位支持不好,新手可能还是得自己动手。
混动系统:油耗低,但动力有取舍
雷神EM混动系统用1.5T发动机+3电机,综合功率488马力,零百加速4.5秒。 实际开起来,中低速用电模式安静平顺,但急加速时发动机介入会有轻微震动。 馈电油耗4.8L/100km,比问界M9的6.9L低不少,但满油满电续航1500km的数据有点虚标嫌疑,高速续航可能缩水到1000km左右。
底盘调校偏舒适,空气悬架能自动调节软硬,但过减速带时后悬弹跳明显。 双腔空悬支持爆胎稳定控制,官方说即使一个轮胎没气,也能以80km/h速度跑完80公里。 不过这套系统重量增加不少,整备质量接近2.7吨,比理想L9还重。
安全:刀砍不进,火烧不坏?
神盾电池系统通过针刺、浸水、1米高空跌落测试,电芯用蜂窝结构防撞。 机盖中部有240mm溃缩空间,碰撞时能保护行人。 实际拆解显示,电池包被12层防火材料包裹,底部还有防撞梁。 不过电池能量密度只有180Wh/kg,比比亚迪刀片电池低,这也是车重增加的主因。
车身结构用高强度钢占比超60%,A柱用了热成型钢,但车门铰链用普通钢材,30km/h偏置碰撞中B柱出现轻微褶皱。 主动安全方面,AEB能识别行人、电动车,但夜间对深色衣物行人识别率下降。
争议点:配置堆料,但细节拉胯
银河M9全系标配CDC电磁悬架、AR-HUD、座椅按摩,但细节处理不够精细。 比如车机芯片是高通骁龙6系,流畅度不如新势力用的8295;无线充电发热明显;二排小桌板承重只有5kg。
最被吐槽的是车机逻辑混乱,语音助手和触屏指令会互相干扰,比如语音说“打开空调”时,触屏切到音乐界面就会卡死。
价格方面,网传22.98万起,但按配置看,如果真卖这个价,吉利可能要亏本。 不过参考银河L7的定价策略,最终价格可能会比预售价高1-2万,预计25万左右起售。
银河M9的出现,让国产车在“六座+AI+混动”赛道上有了新标杆。 它用激光雷达、吸顶屏、空气悬架堆出了豪华感,但品控细节和软件流畅度仍是短板。 如果最终定价能守住25万区间,这款车绝对能搅动高端家用SUV市场。 不过到底值不值得等,还得看量产车能否兑现宣传效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