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

嘿,各位车迷朋友们!

用车社今天给大伙儿带来个大新闻,绝对是车圈里的一场“大震动”!

你是不是也看到了那条让人瞪大眼睛的消息?

比亚迪,那个曾经一路狂飙、让无数对手望尘莫及的“卷王”,好像……好像有点“卷不动”了?

官方直接把2025年的销售目标,从年初那个让大家热血沸腾的550万辆,悄悄地、公开地调整了16%,降到了460万辆。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我看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什么情况?

比亚迪怎么了?

难道那个曾经势不可挡的“巨头”,真的要“刹车”了?

网友们的评论区立刻就炸开了,各种“比亚迪怎么了”、“卖不动了”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过,咱用车社的风格你懂的,从不跟风起哄,得好好扒一扒这里面的门道。

毕竟,前八个月比亚迪可是实打实地卖了286.39万辆,在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上依旧稳居榜首。

这成绩,怎么看也不像是“卖不动”啊!

所以,这目标下调,到底是在玩什么新花样?

是战略性的调整,还是真的遇到了什么“硬茬子”?

吉利这匹“黑马”,是不是有点太“生猛”了?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咱们得先说说这个“硬茬子”是谁。

聊起国产车,比亚迪绝对是大家脑海里的C位。

可最近,有那么一位,可以说是“后生可畏”,名字叫吉利。

你可能嘀咕,吉利一直都在啊,怎么就成黑马了?

嘿,这你可就有所不知了。

比亚迪当年那个“大胆”的决定,也就是2022年3月,全球首个,直接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all in 新能源!

这一下,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那是“一骑绝尘”,销量跟坐了火箭似的。

可你看看现在,国外的车企纷纷“反悔”,国内的品牌们,像吉利、长安、奇瑞,燃油车卖得那叫一个火热!

尤其是看看7月份的燃油车SUV销量榜,吉利星越L和吉利博越L直接占据了前三里的两个位置。

这景象,如同《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展现出勃勃生机。

更绝的是,新能源销量榜的首位,竟然也是吉利星瑞,而且是大幅领先!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我跟你说,在咱们这儿,大家更容易记住第一,就像珠穆朗玛峰,谁还记得第二高的乔戈里峰?

吉利这俩“第一”,直接让“买国产燃油车,问吉利”这句话深入人心。

再对比一下销量增长,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比亚迪8月份国内销量29.3万辆,同比竟然下降了14%!

这数字,如同“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阵势出现了裂痕。

虽然1-8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3%,但细一看,几乎全是靠海外市场的增长撑起来的。

反观吉利,8月份国内销量25万辆,同比直接增长了38%!

新能源更是猛涨95%!

1-8月累计销量更是同比增长了120%!

这增长势头,简直就是要把比亚迪的市场空间往死里“挤压”啊!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你说,比亚迪能不感受到压力吗?

中高端市场,比亚迪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咱们聊完燃油车市场的“搅局者”,再来看看新能源的核心地带——中高端市场。

比亚迪呢,虽然是新能源的先行者,但给人的感觉,总是在“大众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你看它那些热门车型,价格区间基本上都在6万到20万这个范围,虽然销量不错,但总感觉少了点“向上突破”的硬气。

你想想,25万到50万这个区间,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蔚小理”这些新势力,还有吉利的极氪系列,都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

而比亚迪呢?

你想找一款能直接叫板特斯拉、或者在高端市场有一席之地的车型,还真不容易。

这就像“欲上青云路,须凭足下梯”,基础打好了,才能往上攀登。

近两年,更是杀出来一匹“黑马”——华为智行系列,问界、智界、享界。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特别是问界M9,一上市就火得不行,单月销量破万!

那场面,如同“千金市骨”,吸引了无数目光。

还有尊界S800,也轻松破千。

更要命的是,华为智行还在往20万区间下探,推出了尚界。

这下好了,比亚迪在“大众化”市场被吉利缠斗,在中高端市场又多了华为这么个强劲对手,你说这日子,是不是有点“水深火热”?

再看看比亚迪自己高端化的尝试,比如仰望系列。

虽然名字听着挺霸气,但“雷声大雨点小”,品牌形象总觉得撑不起100万以上的价位,月销量也就几十台。

这就像“纸上谈兵”,声势浩大,实效却不尽如人意。

好不容易出了个腾势D9,勉强算是个MVP,还得跟奔驰“分一杯羹”,还得被岚图梦想家挤兑。

这高端市场,比亚迪确实是遇到了“硬茬子”。

品牌定位太密集,会不会是“内耗”?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还有一点,我觉得比亚迪自己可能都没太在意,就是它那密集的品牌系列,有时候就像是“内耗”。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了海洋系列、王朝系列,各种车型名字听着都差不多,价格区间也经常重叠。

你想想,当初哈弗H6,一个系列就能单月卖到8万辆,那叫一个“风光无两”,连续100多个月稳坐SUV销量冠军。

那是因为它聚焦,品牌认知度高。

这就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集中优势兵力。

你再看看华为智行,价格区间那是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比亚迪这边呢?

秦L、秦plus,宋L、宋plus、宋DM-i……光是听着就有点晕,用户选择起来就更懵了。

销量被这么一分散,就很难再打造出像H6那样“爆款中的爆款”。

这就像“分而治之”,反而削弱了力量。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你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价格战的“两面性”:销量上去了,品牌形象呢?

最后,咱们不得不提提那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

说实话,比亚迪打响价格战,对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都是个好事,狠狠地打击了合资品牌“高价傲慢”的气焰,也让咱们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

这就像“春秋争霸”,打破了旧有的格局。

不过,价格战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确实能快速拉升销量,让比亚迪在短时间内看起来“销量依旧”。

但另一方面,老车主们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感觉自己被“低价抛弃”了,这无形中就削弱了品牌形象。

这就像“得鱼忘筌”,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发展。

而且,车价越低,“大众车”的标签就越牢固,这对于冲击高端市场,无疑是增加了难度。

所以,比亚迪这是“卖不动”了,还是在“换挡”?

比亚迪下调16%销售目标,放弃“卷王”身份?原来它在“换挡”!-有驾

你看,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我们再回头看那16%的目标下调,是不是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比亚迪并没有“卖不动”,而是它发现,单纯依靠“车型繁多”和“大众化”路线,已经不足以支撑它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它现在所做的,更像是一次“换挡”——从过去那种“海量车型”的策略,转向“聚焦精品”,努力在中高端市场寻求突破。

这就像“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是为了更长远的布局。

这是紧扣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也是比亚迪能够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舞台的关键所在。

说到底,比亚迪这次的目标下调,与其说是“卖不动”,不如说是它在更清醒地认识市场,并且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

毕竟,一个能从新能源“新手”做到行业领头羊的企业,肯定不会傻到原地踏步。

这就像“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成熟的企业应有的姿态。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

这出“大戏”才刚刚开始。

是会继续稳扎稳打,还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咱们就一起关注下去!

你觉得,比亚迪这次调整,是“战略性收缩”,还是“蓄力再战”?

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比亚迪需要改进?

评论区里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