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续航1240公里的“王炸”直接甩在了新能源车市的牌桌上,起售价12万出头,广汽埃安这是杀红了眼。
我看到这新闻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想起了不久前广汽那位掌门人冯兴亚略带“委屈”的公开反思。
他说,哎呀,当年是我们没看懂,错过了增程和插混这片蓝海。
那话说得,真情实感,就差写一封“罪己诏”了。
嘿,这年头,大佬“认错”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前脚刚检讨完,后脚这台AION i60就跟个复仇者似的杀了回来。
纯电版11.98万,增程版12.68万。
这价格,你品,你细品,刀刀见血,每一刀都精准地捅向了深蓝、零跑这些新势力的软肋。
这哪是卖车啊,这简直就是在宣告:牌桌上的各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而且这次是带着意大利炮来的。
说起来,这台AION i60的长相,怎么说呢?
就挺“家族化”的。
官方非得吹成“可能是这个星球最美的A级SUV”,咱就当个笑话听听。
这贯穿灯,这封闭脸,这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跟新款AION V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顶多是换了个发型,顺便去美妆店选了几款新潮的眼影——暖绒金、星河蓝、全息银……名字一个比一个仙儿,听着就像是准备参加选秀的练习生。
但这些都是虚的,这次真正的杀手锏是那套能跑1240公里的增程系统。
纯电能跑210公里,对于咱这种在城市里挣扎的“社畜”来说,基本告别了天天找充电桩的烦恼,周末还能开出去撒个欢。
而1240公里的满血续航,基本上意味着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开到上海滩都绰绰有余。
这份“安全感”,在今天这个处处都是焦虑的时代,简直比黄金还珍贵。
而且埃安这次是把“技术宅”的属性点满了,恨不得把所有参数都给你标上“行业第一”。
什么油电转化效率第一,85kW的发电功率第一,亏电油耗低至5.5L……再配上那个号称“枪击不起火”的弹匣电池2.0,感觉买的不是一辆家用车,而是一座移动的末日堡垒。
可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埃安这把稳了的时候,一个尴尬的问题又冒了出来——那深入骨髓的“网约车”标签。
有个网友的评论简直是一针见血:“埃安最大的敌人,是过去的自己。”
这话说的,太扎心了。
在网约车市场杀得有多风生水起,在普通消费者心中的“工具车”形象就有多根深蒂固。
这就跟一个演员演反派演绝了,以至于后来他演啥好人,观众都觉得他下一秒就要掏枪一样。
埃安现在就面临着这种“刻板印象”的困局,它迫切需要一款能在C端市场打响名号的产品来“洗白”自己。
所以你看,AION i60的这场仗,根本就不是简单的价格战。
这是埃安的一场“正名之战”,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自我救赎”。
它把过去只在高端车型上才舍得用的增程技术,直接下放到了十几万的级别,这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意思就是:哥不跟你玩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把最好的技术给你,就问你动不动心?
但如今的新能源A级SUV市场,早就是一片血海了。
比亚迪的宋Pro、元PLUS这些“卷王之王”,个个都不是善茬。
AION i60想光凭着一腔孤勇和一堆冰冷的参数就杀出重围,恐怕没那么容易。
最终的价格才是那把决定生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1月16号,一切都将揭晓。
我倒是真有点期待,看看埃安这把梭哈,究竟是能让它一雪前耻,C位出道,还是最终沦为又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陪跑者。
这瓜,保熟。
到时候,咱们评论区不见不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