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

新国标9月生效,雅迪、台铃、绿源新版车型亮相,有3大共同点

9月1日,电动车新国标正式落地,倒计时只剩几天。 雅迪、台铃、绿源这些一线品牌已经悄悄把旧款车下架,新款符合GB 17761-2024标准的车型陆续登场。我前阵子在第九届华南国际电动车展上,亲眼见到了这三巨头的“新国标首发阵容”——雅迪C18、台铃某款首批获3C认证车型、绿源的新款样车。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不像“升级”,更像一次“重塑”。 它们长得不像过去的“国标车”,没有脚蹬、金属感十足、用的还是铅酸电池。这背后,到底是顺应政策,还是暗藏玄机?今天,我带大家一块儿扒一扒。

1. 脚蹬没了,终于不是“电动自行车”而是“电动代步车”

第一眼看到雅迪C18,我差点以为走错了展区——这哪像国标车?脚蹬子彻底消失了。 台铃和绿源的新款也一样,干干净净的后下叉,再没有那个常年积灰、从来没人用、却年年要年检的脚踏板。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老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保留脚蹬,名义上是“非机动车属性”的体现,实则成了鸡肋设计。工信部电子标准院的调研数据很说明问题:近80%的用户从不用脚蹬。 厂商早就想砍掉它,但一直被标准卡着脖子。如今新国标虽未强制取消,但已不再要求,企业终于可以“轻装上阵”。

从用户体验讲,去掉脚蹬不只是“好看”这么简单。 我试骑了一下展车,重心更集中,后轮区域更简洁,上下车时腿不再被脚蹬磕碰,尤其是穿裙子或短裤的用户,终于不用再“跨栏”了。而且,少了脚蹬结构,车架设计自由度更高,可以更紧凑、更流线。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这一步,看似小,实则大。它标志着电动自行车从“自行车电动化”正式转向“电动代步工具”,设计逻辑变了。

2. 外观“去塑料化”,金属骨架+局部覆盖成主流

第二眼震撼,是质感。 这几款新车,摸上去不再是“塑料壳子套钢管”的廉价感,而是明显能感觉到金属框架的扎实。绿源那款车,车架主体是金属,只有前脸、挡泥板等非承重部位用了少量塑料。

为什么突然“金属化”?因为新国标明文规定:整车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5.5%。 这是个硬杠杠。以前那种全塑外壳随便一做就是十几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拿手敲了敲雅迪C18的车身,声音清脆,明显是金属骨架+复合材料覆盖。这种“骨架承重、外壳装饰”的设计思路,和汽车的承载式车身异曲同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强度更高、更耐撞、质感提升,关键是——更安全。

想象一下,一旦发生侧翻或碰撞,金属框架能有效保护电池和骑行者,而全塑料外壳可能直接碎裂。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新国标在“防火、防撞、防篡改”三大安全维度上的硬性提升。

所以,别再吐槽新款车“太素”“没设计感”了。这不是设计偷懒,是被标准“逼”出来的工业理性。 未来你看到的国标车,大概率都是这种“骨骼清奇、外衣极简”的风格——安全,才是最大的“设计”。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3. 全是铅酸电池?不是技术倒退,而是现实选择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三款首发新车,清一色搭载铅酸电池。 很多车友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倒退吗?锂电池不是更轻、更长续航吗?

别急,这背后有三重现实考量,我一个个掰开说。

第一,塑料配额更宽松。 新国标对塑料用量按整车质量比例限制。铅酸电池重(整车上限63kg),所以5.5%的塑料上限质量更高——算下来能用3.465kg;而锂电池车轻(上限55kg),塑料只能用3.025kg。别小看这400多克,对设计来说就是“多一条装饰条”和“少一条”的区别。 铅酸车更容易保留一些用户喜欢的外观元素,不用完全从零设计。

第二,阻燃标准更宽松。 锂电车型对电线绝缘层要求达到UL94 V-0级(更高阻燃),而铅酸车只需V-1级。这意味着在电路设计、材料选择上,铅酸车型更容易达标,研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第三,性价比和政策双重加持。 新国标把铅酸车重量上限提到63kg,意味着可以塞更大容量的电池,续航反而可能比老款提升。再加上多地“以旧换新”补贴向铅酸车倾斜,厂商当然优先投产这类“好卖、好上牌、好合规”的车型。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所以,不是厂商不想上锂电,而是现阶段,铅酸是“合规效率”最高的选择。 等市场稳定、设计成熟后,我相信锂电版本会陆续推出,但首发用铅酸,是聪明的商业策略。

用户真实反馈:旧车还能买吗?新车值不值?

我在展会现场和几位经销商聊了聊,也采访了一位打算换车的外卖小哥。

“旧款车现在还能买,只要在12月1日前上牌就行,”一位雅迪经销商说,“我们现在清库存,价格打到很低,但你要想长期用,还是建议买新国标,毕竟更安全、更合规。”

那位外卖小哥试骑了台铃新车后说:“脚蹬没了确实舒服,但铅酸电池有点重,搬上楼累。不过听说续航能到60公里,跑一天够用,价格还便宜300块,那也行。”

我的建议很明确:如果你是刚需,旧款车在12月前仍是合法选择,但一定要确认能上牌。 如果你追求长期使用、安全性和保值率,等新款更稳妥。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和竞品比,谁更胜一筹?

目前新国标车型刚出,竞品数据有限。但我们可以横向看看九号、小牛这类智能品牌的态度。

九号已经下架所有旧款国标车,但尚未发布明确符合2024标准的新品。小牛同样在观望。这意味着,传统三巨头(雅迪、台铃、绿源)在合规速度上,已经抢跑一圈。

从设计看,雅迪C18偏城市通勤,线条圆润;台铃强调认证首批,主打“官方背书”;绿源延续液冷电机技术,可能在耐用性上占优。但目前都停留在“看”阶段,实际骑行体验、续航衰减、充电效率等,还需真实用户反馈。

未来趋势:安全为王,设计回归功能

这三款新车的共同点,其实揭示了未来国标车的三大趋势: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安全优先:塑料限重、阻燃升级、结构强化,都是为了降低火灾和事故风险。

功能主导:脚蹬取消、外观简化,意味着“实用主义”战胜“形式主义”。

合规先行:厂商不再打擦边球,而是主动拥抱标准,确保每一辆车都能合法上路。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不好看”了。 未来的电动车,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花里胡哨,但它会更安全、更耐用、更合规。这,难道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

问答时间

Q:现在买旧款车会被查吗?

A:不会。只要在12月1日前完成上牌,旧国标车仍可合法上路。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Q:新国标车必须认准“GB17761-2024”标识吗?

A:必须! 这是唯一识别标准,购车时一定要看清楚。

Q:锂电车型什么时候出?

A:暂无确切时间表,但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会有更多品牌跟进。

最后问大家一句: 你愿意为更安全、但可能更重、外观更朴素的新国标车买单吗?还是更怀念那个脚蹬还在、塑料外壳五颜六色的年代?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新国标9月实施,三大品牌新车亮相共性揭晓-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