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11新款申报,这电池供应商名单一出,直接给我整不会了。
四家!
这是要召唤神龙吗?
还是说,现在车企也玩起了“雨露均沾”那一套?
新款C11,电驴、油电混动双管齐下,颜值做了些许调整,身段也略有缩水,个头稍稍矮了那么一咪咪。
这年头的车厂改款,就跟明星做了纳米级的医美一样,你说没动吧,啧,好像又有点不一样,你说大动吧,嗯…熟人还是认得出的。
不过,最夺人眼球的,还得是这四位电池金主: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正力新能、蜂巢能源。
寻常车企,抱紧一两家电池大腿就算给力了,零跑这是唱的哪出戏?
这背后,水可深着呢。
有人揣测,这是为了规避风险,万一哪家电池厂拉胯了,或者出了岔子,不至于拖累整车交付。
这话听着似乎头头是道,但细品一下,又觉得有点不对味。
你想哈,每家电池的脾性都不一样,要伺候好不同的电池,研发、测试、生产的开销肯定水涨船高。
这就好比你脚踏四条船,还得保证每条船上的妹子都开心,这得耗费多少脑细胞?
车企也一样,多一家供货商,就多一份操心。
那真相到底藏在哪儿呢?
或许,这与电池行业的博弈态势相关。
现如今动力电池江湖,宁德时代一骑绝尘,其他玩家的日子并不滋润。
零跑择多而栖,没准是为了权衡各方势力,免得被一家电池寡头拿捏。
说到底,狡兔三窟,商场亦如战场。
再者,这也兴许是一种“搅局者效应”。
引入多家供应商,让它们互相内卷,迫使它们精进产品力,下调价格。
这样,最终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
当然,前提是零跑能把好质量关,别让消费者踩雷。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新款C11的纯电版电机功率加码了,增程版依旧是那台1.5L小康动力增程器。
这说明啥?
说明零跑在纯电赛道上,还是想搏一搏的,毕竟,电车的命门,还是电机和电池。
至于增程版,估计更多是为了迎合市场情绪,给那些有续航焦虑症的用户一个安慰剂。
四个版本都配了激光雷达,这倒挺厚道的。
如今自动驾驶技术日渐风靡,激光雷达也成了“准标配”。
不过,激光雷达这玩意,就好比高配版的“代步神器”,有了它,开车是省心了,但也不能全盘托付,毕竟,安全才是王道。
提到安全,电池安全一直是悬在大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四家电池厂商,良莠不齐,零跑怎么确保电池安全?
这恐怕是消费者最为关切的。
实际上,电池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仅仰仗电池本身,还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架构、生产工艺等诸多要素息息相关。
零跑要做的,不仅仅是挑选靠谱的电池伙伴,更要构筑一套滴水不漏的电池安全防护体系。
话说回来,零跑C11这回改款,也算是诚意拳拳。
颜值微调,配置升级,还拉来了多家电池盟友。
但最终能否俘获消费者的芳心,还得看定价和口碑。
毕竟,现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红海一片,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尘埃。
末了,我想说的是,无论车企选择多少家供货商,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给消费者呈上更优质的产品和更贴心的服务。
如果只是为了压低成本,或者平衡各方关系,而牺牲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那最终只会作茧自缚。
当我们仅仅聚焦于“四家电池供应商”这个数字时,是否忽略了其背后更为深远的行业竞合格局和企业战略考量?
零跑的抉择,到底是“广撒网”的权宜之计,还是“搅局者效应”的精妙落子?
时间终会揭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