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中国又一汽车巨头诞生!闷声超越比亚迪,吃下80国》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标题听起来相当提气,仿佛中国汽车市场一夜之间又增添了一位能与比亚迪分庭抗礼的霸主。
然而,当我们点开文章仔细阅读,却发现内容描绘的景象与标题的热血沸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里没有太多关于“超越”的豪言壮语,反而花了大量篇幅去剖析奇瑞汽车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这不禁让许多人感到困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奇瑞真的在悄悄发力,准备一鸣惊人,还是这仅仅是一场围绕企业改革的舆论造势?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奇瑞最近的一系列大动作说起。
事件的核心,是奇瑞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组织架构调整。
这家以技术研发见长的老牌车企,将旗下的业务整合重组,成立了四个全新的事业部,分别是星途、风云、QQ和艾虎。
这种做法,在企业管理上可以看作是一次战略聚焦,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的业务板块能够更独立、更专注地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以理解为奇瑞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分了家,让他们各自到不同的领域去闯荡,看看谁能闯出一番名堂。
我们先来看看这四个“孩子”各自领到的任务。
首先是星途事业部,它被定位为奇瑞冲击高端市场的先锋。
多年来,奇瑞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虽然技术实力不俗,被冠以“技术奇瑞”的美名,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始终难以摆脱“十万级家用车”的标签。
星途品牌诞生至今已有五年,尽管奇瑞倾注了大量资源,但其车型售价始终难以突破25万元这一关键的心理价位。
反观竞争对手,吉利借助收购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光环,成功推出了极氪品牌,一上市就站稳了高端市场。
因此,将星途独立出来运营,是奇瑞下定决心要为其“正名”,希望它能摆脱母品牌的历史包袱,真正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与对手一较高下。
其次是风云事业部,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专攻新能源,特别是混合动力技术。
这无疑是直接对标了当前市场的领头羊比亚迪。
过去两年,比亚迪凭借其DM-i超级混动技术和刀片电池,在市场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销量和利润双双飙升。
奇瑞看在眼里,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但奇瑞也明白,在主流市场与比亚迪的王朝、海洋两大系列正面硬碰硬,难度极大。
于是,启用“风云”这个新序列,意在开辟新的战线,试图在比亚迪相对薄弱的环节寻找突破口。
再来看QQ事业部。
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奇瑞QQ”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名字,它是无数家庭的第一辆车。
如今,奇瑞重新启用这个经典IP,将其聚焦于微型电动车市场。
这个市场的特点是单车利润不高,但市场需求巨大,能够迅速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新能源积分。
前有五菱宏光MINIEV创造销量神话,后有比亚迪海鸥持续热销,奇瑞显然也想利用情怀和品牌认知度,在这个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是艾虎事业部,它的任务相对务实,主要是守住奇瑞的燃油车基本盘,并继续深耕海外市场。
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吃下80国”说法的由来。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奇瑞的海外销量占据了其总销量的半壁江山,在俄罗斯、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奇瑞的燃油车因为皮实耐用而广受欢迎。
这些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燃油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流。
稳住这块“根据地”,就能为奇瑞在国内的新能源转型和高端化冲锋提供稳定的资金流和利润支持。
从战略布局上看,奇瑞的这套组合拳打得有板有眼,既有对未来的仰望,也有对现实的考量。
但市场的反应是残酷且现实的。
资本市场并没有因为这次重组而对奇瑞青睐有加,其准备在港股上市的估值仅有500亿左右,与比亚迪万亿级别的市值相比,差距悬殊。
股价的波澜不惊,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这次改革的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奇瑞的核心短板并非简单调整架构就能弥补的。
在核心技术层面,尽管奇瑞的鲲鹏超能混动C-DM在参数上十分亮眼,但其在市场上的实际装车率和消费者认知度,与比亚迪的DM-i系统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
当消费者走进4S店,他们关心的是技术的成熟度、口碑和实际的节油效果,而不是纸面上的参数。
在品牌建设上,高端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过程。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想让大家接受一个售价二三十万的奇瑞系产品,需要拿出真正有说服力的产品,并辅以全新的服务体验和营销方式。
仅仅是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在当前所有车企都在“降本增效”、收缩战线的背景下,奇瑞反而将资源分散到四个事业部,其内部管理和资源协同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如何避免内部各品牌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和竞争,如何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精准地投放到最关键的地方,这对新上任的负责人李学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奇瑞的努力。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之一,奇瑞敢于在困难时期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本身就体现了其求变的决心和勇气。
近期,旗下星途星纪元ES增程版车型在三月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说明,只要产品定位精准、产品力过硬、价格有竞争力,市场和消费者是愿意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
一个爆款车型的诞生,其带来的正面效应,远比任何复杂的组织架构调整都来得直接和有效。
因此,对于奇瑞而言,未来的路依然漫长。
所谓的“超越比亚迪”在当下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非既成事实。
它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沉下心来,将战略蓝图一步步转化为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产品,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市场口碑,来回应外界的期待与质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