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

讲真,公安部最近整了个大活儿,说以后买国产新车上牌,不用再去那个神圣又神秘的地方——车管所了。

消息一出,很多人欢呼雀跃,说这是便民利民,是数字化改革的伟大胜利,是科技之光照进了现实的铁盒。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

但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牌桌上最后的体面,也没了。

这事儿的核心,从来就不是让你少跑两趟腿那么简单。你以为这是有关部门突然“开窍了”、“悟了”,决定心疼我们这些凡人了?别天真了。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被逼到墙角,心态集体爆炸,开始对着空气输出的癫狂。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以前的汽车市场,虽然也卷,但大家还讲点基本法,像一群在酒馆里比武的侠客,你来我往,点到为止。这个降八百,那个送脚垫,赢了的抱得美人归,输了的也还能喝碗汤。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直接把在座各位的蛋糕给端走了。那么现在各家车企的玩法,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一起喝西北风。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在这样的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卖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被压缩到极致。用户从产生念头到掏出钱包,中间但凡多一秒钟的犹豫,都可能被隔壁冲出来的老王用“再减五千”的狼牙棒给截胡。

所以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无休止的价格战,看到了发布会上老板们仿佛被雷电法王杨永信电过的精神状态,看到了配置单长得像一道高等数学题。而那个“上牌流程”,就是这根紧绷到快要断裂的链条上,最后一个,也是最顽固的“堵点”。

我作为一个真的经历过那个黄金时代的人,必须得说,当年去车管所,那是一种仪式。你得请一天假,准备好一沓厚厚的、分不清哪个是哪个的资料,像一个即将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的行者。你会在一个巨大的、回声缭绕的大厅里,看到众生百态。有因为资料不齐而抓耳挠腮的小年轻,有跟黄牛斗智斗勇的老司机,还有单纯就是来吹空调的大爷。

那个地方,有一种独特的、属于工业时代的厚重感。每一个窗口后面的人,都像一个关卡BOSS,你必须用耐心、微笑和正确的“咒语”(文件)才能通关。当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拿到那个小本本和两块铁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现在点几下手机屏幕无法比拟的。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那个过程,本质上是在给你这辆几十万的铁疙瘩进行“神圣化”。它在用一种极其繁琐的方式告诉你:兄弟,你买的不是一个家电,你买的是一个需要被“承认”的、复杂的、甚至有点危险的大家伙。

现在呢?一网通办了。

你在APP上点点点,信息自动同步,税务、保险、车牌号一条龙服务,快得像一阵风。方便吗?太方便了。方便到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刚刚花掉了一大笔钱。

这种感觉,就像以前玩游戏,升级打怪需要没日没夜地肝,爆出一件好装备能开心一整天。现在是充值就送神器,一键满级。爽是爽了,但那种感觉,那种沉甸甸的获得感,没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上牌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以前是渡劫飞升,现在是压缩毛巾,泡水就用。

这个政策的本质,是把汽车的“大件属性”,彻底拉低到了“电子消费品”的维度。它不是在服务你,它是在服务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的汽车厂商。它在用国家的力量,帮你铲除最后一个能让你冷静下来的机会。

当一切都变得如此丝滑,如此便捷,你买一辆车的决策过程,就跟在网上买一件T恤没什么区别了。而这,正是所有车企梦寐以求的。他们怕的不是你不买,他们怕的是你“想一想”。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以前,4S店的销售会告诉你:“哥,这车开出去有面子,但上牌有点麻烦,我帮您搞定。” 这是他体现价值的地方。现在呢?他只能拉着你说:“哥,你看我们这个沙发,真皮的。”

所以,这个政策的出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一个信号,一个车圈战争进入“巷战”阶段的信号。当正规军的闪电战打完,所有人都开始拼刺刀,拼的就是谁能让用户流血更少、决策更快。你看,机动车抵押登记也能网上了,转籍信息也网上传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加速。

加速一切,让资金流转起来,让库存清空,让下一个韭菜……啊不,让下一个用户赶紧进场。

讲真,我昨天点的外卖,那个App做得都比某些车企的智能座舱流畅,这上哪说理去。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政策不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我只是觉得,这种进步有点冰冷,有点无情,它把一个本来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过程,变成了一串0和1的数据流。这是一种效率的胜利,也是一种体验的消亡。

车企杀红了眼,连车管所这最后一道“刹车”都被拆了-有驾

所以,这个政策到底改变了什么?它什么都没改变,又好像改变了一切。它让买车变得像呼吸一样简单,但也让冲动消费变得和呼吸一样简单。它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更疯狂、更没有底线的时代的开端。

最终,你会发现,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你少跑了多少路,而是你拥有多少“可以说不”的权利。当所有人都推着你往前走的时候,那个繁琐的、让你想骂娘的车管所,反而成了你最后的避风港。

但现在,港口没了。

大家都在裸泳,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