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什么“黄金周消费热潮”的新闻,我就感觉特别魔幻。就好像一群人约好了,要在短短七天之内,上演一出大型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这个十一假期,车市就是这场艺术展的C位。门店客流翻倍,订单创历史新高,听着是不是特别振奋人心?但你仔细品一品,这哪是消费热潮,这分明是车企们联手上演的一出现实版“道诡异仙”,大家都在赌命,看谁先心乱,谁先成盒。
开局就是王炸,鸿蒙智行七天干了4.13万个大定,比亚迪更狠,六天搞了23.6万个订单,这数字什么概念?相当于把9月份销量的七成都给压缩进了这一个星期。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搞闪电战,是把4S店变成了前线指挥部,销售们人均雷电法王,一手计算器一手POS机,嘴里念的是优惠政策,眼里放的是KPI的光。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状态里气活过来,嚷嚷着要给地球车市来一发二向箔,太不讲道理了。
为什么会这么颠?因为大家都不装了,摊牌了。以前还讲究个品牌调性,讲究个用户画像,现在?现在唯一的调性就是“便宜”,唯一的用户画像就是“活的”。三重补贴叠加,国补、地补、厂补,像三座大山一样压下来,压垮的不是消费者的钱包,是同行的心态。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见过一些风浪,但我真没见过这么玩的。这已经不是促销了,这是车企在发“续命丹”,给自己续一口,也给还在观望的消费者吊着一口气。本来你还想着年底再看看,结果人家直接告诉你,过了这个村,不仅没这个店,连村子都可能被炸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氛围下,所谓的“全家总动员”看车就变得特别有意思。新闻里说,很多人把选车当成假期活动。诶,我跟你讲,这话说对了一半。这根本不是什么其乐融融的家庭活动,这是一场关于家庭话语权的内部战争。老爹可能看中了那台空间巨大、坐着像沙发的国产MPV,毕竟他要的是全家人的“宽敞”。儿子呢,可能被某个新势力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忽悠瘸了,满脑子都是赛博朋克。他妈可能就认准了某个合资老品牌的标,觉得开出去有面子。最后能定下来,不是因为某款车真的完美,而是因为三重补贴把价格打到了一个大家都能捏着鼻子妥协的水平。你看,这才是生活的本质,不是选择最好的,而是接受那个最不坏的。
说实话,十一假期我哪儿也没去,就在家琢磨怎么才能把花呗还完。看车?看个锤子。
更有意思的是品牌玄学在这场混战中的表现。特斯拉门店销售说订单要排队一个月,我就笑了。会买特斯拉的人,真的会在乎那几千块的补贴吗?会在乎多等一个月吗?不会的。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种信仰,一个通往未来世界的任意门。你跟他聊能耗、聊配置、聊性价比,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带人类上火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果粉永远觉得苹果的信号不是问题,是基站的问题一样。对他们来说,特斯拉的任何缺点,都是为了维护信仰必须承受的“考验”。所以你看,即便在价格战打成一片血海的时候,总有那么几艘诺亚方舟,靠着信徒的念力,稳如老狗。
而那些所谓的“技术”,在这场大乱斗里,显得尤其苍白。什么智能座舱、城市NOA,吹得天花乱坠。但决定这一切的,真的是你实验室里跑出来的那些数据吗?拉倒吧。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大爷骑着他的三蹦子还能出其不意地横穿马路,只要外卖小哥还能在车流里反复横跳,你所有的算法、所有的雷达,都像是个笑话。技术的终点,不是解放人类,而是要能精准预判人类到底能有多不讲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车企们吹的那些黑科技,本质上就是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坨,真下到现实这盆水里,也就那么回事。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战地记者,只不过战场上飞的不是子弹,是优惠券和销售的唾沫星子。超过40个城市在假期里办车展,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要把消费者最后一滴购买力都给榨干的决心。车展已经不是展示肌肉的地方了,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吵闹的菜市场。每个展台都在嘶吼:买我!买我!我最便宜!我送的东西最多!这种高浓度的商业轰炸,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精神污染。
所以,这波“黄金周热潮”到底是什么?它不是市场的健康复苏,而是一场由焦虑驱动的踩踏式消费。车企焦虑,再不降价清库存,新的技术和车型马上就要把自己的老底都给掀了。消费者也焦虑,看着今天这个价,生怕明天就没了,也怕明天价格更低自己成了大冤种。大家都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去抢占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都疯了!我看是全都疯了!
之前大家都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虽然互相抢菜,但至少还讲个体面。现在呢?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不对,是现在的车企,已经不满足于掀桌子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一起在废墟里捡饼干渣。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短期看是消费者的狂欢,长期看,是在透支整个行业的未来。当所有人都习惯了用价格而不是用价值来衡量一辆车的时候,那创新和品质就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所以,年底车市会怎么样?鬼知道。可能大家最后发现,最好的出行方式还是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毕竟,那玩意儿不用抢充电桩,也不用担心明天就降价三万块。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你在蹬得汗流浃背的时候,清晰地认识到,靠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