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

云南又逢雨季大考,局地暴雨来袭,出行秘诀提前知

云南的雨季每年都像一场精致的仪式,既考验着人们的出行智慧,也考验着这片土地上的应急能力。9月中下旬,刚刚收完的稻田还未晾干,云南的天空又开始“发脾气”了。中央气象台刚刚放出的预报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的几天,云南大部地区将被中到大雨覆盖,各地局部如昭通、曲靖、昆明等更是有暴雨直扑,一场“雨考”已经拉开了帷幕。更让人揪心的是,暴雨之下,要走的路、开的车、骑的电动车,处处都藏着潜在的危险。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每到9月,暴雨天气频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的雷达图上,短时间内出现50、甚至10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不是罕见。今年仅7月到8月,云南全省因极端天气造成的出行延误已达到上千次,道路积水、泥石流等意外,占据了全省新闻热搜榜的前列。气象部门的专家也不无担心地表示,暴雨叠加来袭,一旦疏于防范,城市交通和农村出行都会陷入口袋困境。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在云南,人们与雨有着长年累月的“斗争史”。地形复杂,山区众多,每当强降雨来临,城市道路积水是小事,山路塌方才是真实的威胁。比如,刚刚经历中雨的保山,平均气温只有17到27度。路上的行人衣服湿哒哒,汽车轮胎卷起一团团浑浊的水花。曾有一位昆明的小伙子,在去年雨季骑电动车下班,本以为“小雨没关系”,却在路口遇到积水,车辆一头栽进水中,幸亏路边居民热心帮忙才得以脱身。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云南各地上演。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根据气象发布,9月21日至24日,云南西部、东北部地区的降雨强度将蓄势升级。昭通、曲靖、文山等地预测暴雨,局地短时雨量可突破70毫米。尤其是蒙自、楚雄、普洱这几座城市,早晚气温不高,湿气直逼“梅雨季”。气象台特别发出警告:云贵川渝等地连片暴雨,同时伴随雷电、山洪,各城市应加强防汛巡查和交通疏导,市民更需提高安全警觉。

云南的雨天,夹杂着高原的凉意。昆明市气温18到26度,早晨出门,一阵凉风飘过,衣袖刚被打湿,脚下的泥泞已让步行变得困难。有的上班族还没骑出小区,鞋子便已泡了个“雨澡”。公交车站里挤满了捧着雨伞的人,雨雾中,各色雨衣晃动,像是春天的花海。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楼下的小吃摊照常热腾腾冒烟,老板架一块塑料布当棚,顾客端着热汤跨过水坑,咬上一口,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但也有无数人被滞留道路、等公交、等出租车的困境困住。记者在大雨天的昆明街头观察,平均每位市民出行时间延长了5到15分钟,有人甚至为了赶早班,凌晨五点冒雨出门,路灯下的水珠正好照亮前方的路。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实际上,云南暴雨的威力远不只是湿了鞋和衣服那么简单。以昭通市去年数据为例,全年因暴雨导致的交通积水、堵路、滑坡达230余次,仅九月间就出现多次泥石流警报,一度要求全市范围内中小学临时停课。曲靖市相关部门曾提出“雨天交通四项守则”,包括提前规划路线、避免涉水区域、做好车辆防滑措施以及随身携带应急雨具,但实际执行下来,效果并不理想。记者采访一些司机师傅,大家反映,最怕的就是暴雨天夜间行车,路面反光严重,视野变窄,一不小心就会撞上路边障碍物。而对于农村地区的村民来说,下暴雨更是出门难上加难。山路泥泞、坡道滑溜,摩托车根本使不上劲,很多村民只能等雨稍歇再赶集或务农。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今年云南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多轮预警,提醒大家:“雨天无论步行、骑车还是驾车,都需格外注意。”为此,相关部门整理出一份颇为实用的雨天出行指南。从衣食住行到临时避险,每一项建议都饱含本地经验。比如步行时要避免穿单层布鞋,选择防水鞋,雨伞选用底面加固、抗风性能强的款式。骑电动车的市民,最好戴上头盔雨披,绕开低洼地段,车速一定要压低,以免突遇水坑摔倒。有数据统计,云南雨季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非雨季提高17%以上,尤其是急刹车和盲目掉头,是主要诱因。驾车一族如遇积水路段,应提前减速,观察水深,避免涉险。去年普洱一名司机因未及时规避积水路面,被困三个小时,最终靠铲车救援才脱离。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除了城市道路,云南的暴雨还考验着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公司提前调度,增派运力,安排志愿者在重点站台疏导乘客。地铁实行限流管理,避免大面积滞留。各高校则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实时更新交通与教学安排,提醒师生在特殊天气调整出行方案。记者在云南大学采访发现,80%学生选择雨天步行上学,只有10%选择骑车。大多数人宁愿步行20分钟,也不愿冒着摔倒风险骑车。雨夜里,校园食堂的窗户玻璃上附着一层水珠,夜自习归来的学子们笑言:“雨天也有雨天的浪漫,关键是注意安全!”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云南的风土人情赋予了雨天别样的韵味。西双版纳的市集依旧热闹非凡,摊主们撑起遮雨布,热情吆喝,居民挤在棚下购买新鲜水果。红河哈尼族的梯田雨后,水光潋滟,游人撑伞慢跑于田埂之间,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高原画卷。但当地农户却形容:“暴雨多了,田里泥巴也多,收成得看天吃饭。”这正是云南雨季的真实写照,既有诗意,也有不便。

暴雨裹挟云南农民出行困境,九月雨季安全“考试”来临,你准备好-有驾

面对接连到来的雨日大考,云南人的应变能力和生活智慧被激发得淋漓尽致。有些市民早早为车辆买了涉水险,有的在家中储备了矿泉水、方便面,避免因为积水断路而特殊时期挨饿。有的家庭提前把小孩的雨鞋、雨衣全套备上,“防雨三件套”随时可用。气象部门也呼吁大家关注“云南气象”“应急管理部”等官方渠道的实时预报,不信谣、不传谣。雨期间如需出远门,务必提前查询天气,调整行程,做到有的放矢。

雨天出行没有小事,从城市到乡村,每个人都是这场“雨考”的参与者。正如昆明一位出租车司机所言:“雨天路滑,慢一点比快一点安全。”保持警觉、合理规划,将雨天的不便转化为生活的聪明和坚韧。也许雨后的云南更加清新,在这场绵密的降雨之下,风景更美,故事更多。若说每一年都是一场不一样的雨季“考卷”,不妨用智慧和稳重来作答,让安全伴你同行。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