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硬派越野车,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跳出“油老虎”“买得起养不起”这些标签?但最近有台车彻底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以15.48万的起售价杀入市场,直接把硬核越野的门槛砍到了“家用SUV”级别。更夸张的是,这台车加满一箱油充满电,能从北京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途连加油站都不用进。
上周我在库布齐沙漠亲眼见证了它的实力:一台贴着“试驾车”贴纸的BJ40增程版,在沙丘上像条灵活的沙丁鱼,电机瞬间爆发的扭矩让冲坡变得像下楼梯一样轻松。更绝的是,当其他燃油越野车忙着计算油耗时,它的中控屏上赫然显示着剩余续航986公里。这哪是越野车?简直就是台能爬石头山的“移动充电宝”。
一、价格屠夫:15万买带大梁的硬派越野?
传统硬派越野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没个20万预算别想入门。但BJ40增程版硬是把价格打到了15.48万(国补+置换后),相当于用本田CR-V的预算,就能开走带非承载式车身的硬核选手。我特意对比了配置表:
- 全系标配三把差速锁(智电中锁+后桥机械锁)
- 标配四轮独立悬架+全地形ATS系统
- 750mm涉水深度比路虎卫士还多出5cm
更让老车主眼红的是购车礼包——价值5.5万的越野装备套装里,连绞盘、防滑板、充气泵这些硬货都配齐了。现场有位开着牧马人来围观的哥们直嘀咕:“我改个轮胎都不止这个价!”
二、续航黑科技:加油充电二选一?
这台车最颠覆认知的,是它把增程式技术塞进了带大梁的车身里。40.3度的大电池能让它纯电跑152公里,相当于北京五环跑两圈半。我特意做了个极限测试:从密云水库出发,纯电模式开到古北水镇再折返,全程138公里,到家时电量还剩8%。
要是长途穿越就更夸张了——82L的大油箱配上高效增程器,加油5分钟就能获得1000+公里的续航保障。上周有车主实测:从成都出发走318国道到拉萨,全程2100公里只加了两次油。更绝的是它支持3.3kW外放电,在然乌湖边支起电磁炉吃火锅时,同行开燃油车的朋友只能啃自热米饭。
三、越野老炮的科技革命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台新能源轿车:
- 三块大屏组成的数字座舱(比iPad Pro还大的12.8寸中控屏)
- 高通8155芯片让语音助手反应快得像真人
- 零重力副驾带腿托按摩,副驾小姐姐上车就开启“女王模式”
但千万别被这些科技配置迷惑——按下中控台上的“岩石模式”,后桥差速锁咔嗒一声咬合,仪表盘立刻显示扭矩分配图。我在老掌沟试驾时,面对交叉轴地形,电控四驱的反应速度比传统机械快30倍,四个轮子像装了智能大脑,哪个打滑就立刻转移动力。
四、安全到骨子里的硬汉
硬派越野最怕什么?不是陷车,而是车身扛不住折腾。BJ40增程版的防滚架用了8根潜艇级钢管,现场工程师打了个比方:“相当于给车架穿了件防弹衣。”电池包更是被三层铠甲保护着,有次试驾车意外蹭到岩石,拆开护板后发现电池连划痕都没有。
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智能避险系统——在康定折多山遇到塌方路段时,A柱上的摄像头突然报警,原来系统识别到右侧山体有碎石滑落,自动把车往左侧带了半米。这个救命功能,在进阶版上还是标配。
五、年轻人的第一台越野车?
在4S店遇到位95后买家,他的购车理由很实在:“既能周末去乌兰布统冲沙,又能工作日拉货搬建材。”确实,965L的后备箱装得下冲浪板也塞得进建材木料,分体式尾门还能当临时板凳。有个细节特别贴心——车顶可以手动拆卸,夏天秒变敞篷越野车,在草原上看星星时比全景天窗过瘾十倍。
销售经理告诉我,现在下单的客户里,30岁以下的占了六成。有个玩摩托的小伙子甚至说:“这车比我的川崎忍者还带劲,关键是加92号油不挑食!”
说在最后:
当BJ40增程版用5.5秒的零百加速超车时,后视镜里的宝马X3车主一定在怀疑人生;当它挂着低四挡从容爬过炮弹坑时,牧马人车主可能要重新打量这台“带电的北汽”。这不是台完美的车——无线充电板发热、车机偶尔卡顿这些小毛病确实存在。但用15万的价格,能买到硬核越野+新能源续航+智能座舱的“三合一”体验,这些瑕疵反而显得真实可爱。
或许未来的某天,当我们在阿拉善看到成群的带电越野车翻越沙丘时,会想起2025年这个春天——硬派越野放下身段,用电机的嘶吼重新定义了越野圈的玩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