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曾喊着“不降价保高端”的蔚来ES8,现在用电池租用方案最低29.88万就能拿下,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香到离谱”。李斌这波“降价杀”,到底藏着什么算盘?
降价狂潮:从42万到29万的逆袭
这次蔚来 ES8 的降价幅度堪称“血拼”。上一代车型用电池租用方案还要42万起,如今全新 ES8 直接砍到29.88万,相当于白送两年电费 + 一套家庭充电桩。9月20日晚锁单开启时,官方APP直接被挤崩,有用户吐槽“付款按钮点了半小时才进去”。
更夸张的是试驾热度:近10天有15万人涌向蔚来门店,连凌晨1点还有人在4S店看车。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承认“锁单比预期好”,但死活不肯晒具体数字,怕重蹈小米“订单太多交不出车”的覆辙。现在蔚来已把产能提到每月4万辆,还放话 “供不上就补购置税差额”,这底气也是没谁了。
网友们的反应更真实:“以前觉得蔚来是有钱人专属,现在咬咬牙也能冲了”“12 万差价够买辆代步车了,这波不买血亏”。对比同价位的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8 的 6 座大空间 + 换电服务,确实戳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
李斌的算盘:降价不降利的秘密
李斌可不是随便降价的“冤大头”。他在采访里直言“活下去最重要”,但话里有话:“新款 ES8 成本降了不少,这个价格卖还有利润”。原来蔚来搞了个“成本挖矿”项目,从研发到供应链全链条砍成本。
最狠的是零部件平台化,蔚来和乐道品牌共享座椅骨架平台,直接降本10%;自研的神玑9031芯片,每辆车能省1万块;连数据接口都统一优化,单车成本从2000元压到1000元。就像把家里的剩菜做成新菜式,既省钱又不浪费。
价格策略也玩得溜:电池租用方案把购车门槛砍半,每月租金980元听起来不贵,但算下来5年租金够买半块电池了。这种“先低价吸引,再长期收费”的模式,比直接降价聪明多了。难怪李斌敢说“降价也能赚钱”。
生死时速:四季度盈利赌局
2025年对蔚来是“背水一战”。李斌喊出“四季度盈利”的目标,为此下了血本:今年三次融资到账超180亿,最近两次间隔才7天,简直是“金主爸爸”连环输血。股价也给面子,9月港股最高冲到60.35港元,市值1408亿港元,比年初翻了近一倍。
但压力山大:要实现盈利,四季度每月得卖超5万辆车,毛利率得飙到16%-17%。8月蔚来卖了3.1万辆,创历史新高,但离目标还差一大截。更扎心的是,30%潜在用户怕蔚来倒闭不敢下单,有老车主当着李斌的面吐槽“早期车型保值率太低”。
现在蔚来把宝押在两款车上: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破万,全新 ES8 要是能月销1.5万,盈利目标就有戏。李斌甚至让其他车型给这两款车“让路”,产能优先保障,这是要孤注一掷了。
行业洗牌下的生存指南
蔚来降价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逃杀”。比亚迪说未来要淘汰100家车企,小鹏更狠:“最后可能只剩5家”。李斌这波降价,其实是在抢时间。
对消费者来说,现在可能是抄底好时机:
关注产能进度,别像买小米汽车那样等半年
优先选新平台车型,保值率更高
电池租用方案适合短期过渡,长期还是买断划算
对投资者则要盯紧两个指标:四季度毛利率能否达标,以及换电站网络能否盈利。毕竟光靠融资输血不长久,能自己“造血”才是真本事。
从42万到29万,蔚来 ES8 的降价不仅是价格战,更是李斌的生死战。在新能源车企大洗牌的当下,这场盈利攻坚战打得好不好,可能决定未来谁能留在牌桌上。
对消费者和行业来说,这都是一次重要的“价格重塑”,毕竟能活下去的车企,才能造出更好的车。这场李斌的盈利攻坚战,正是新能源车企洗牌期的生存范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