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15个车身标签

继续深入解读汽车标识的奥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探讨了汽车标识与打刻的强制性法规要求,涉及VIN、发动机、驱动电机打刻,以及电动汽车的三电部件标识和电池包编码等关键内容。

同时,我们也分享了与驾驶员操控息息相关的车内开关、仪表信号等法规要求,旨在确保驾驶过程的安全与便捷。

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标识类法规的奥秘,特别关注那些具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其他车身标签,共计15个,为大家提供全面的参考。

请注意,以下内容建议横屏查阅以获得更佳体验

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15个车身标签-有驾
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15个车身标签-有驾
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15个车身标签-有驾

除了整车标识,部分零部件法规也对相应的零部件标识提出了明确要求

例如,GB 5763-201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标准明确指出,衬片的非工作面上应清晰标明制造厂名称或商标、生产年月或批号。同时,衬片的包装上也应详细标注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地址、产品数量、国标号以及设定的摩擦系数值等信息,确保消费者和维修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和使用。

此外,GB 16897-2022《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也明确规定,制动软管上必须清晰标识出制造日期、制造商或其简称、公称尺寸以及软管类型等关键信息,以便在维修和更换时能够准确识别。

工信部发布的《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也强调了全产业链落实材料标识要求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流通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强制性标准,一些非强制性标准也对相关零部件标识提出了要求。例如QC/T 797-2008《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和标记》、QC/T 659-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等行业标准,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也为企业的标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有法规强制标识要求的15个车身标签-有驾

在整车开发的全过程中,汽车标识类法规要求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表现,但由于其高度的可视性,任何疏漏都可能给产品认证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可能在后市场引发客户投诉或监管风险。因此,在前期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标识类法规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校核,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法规要求,为产品的顺利上市和市场的良好口碑奠定坚实基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