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

有人说,90年代的南方125摩托车,是一代人的青春,有人以为它早被岁月埋葬,其实啊,当年骑它的人,如今大多已经头发参差,看热闹的人也变成感慨的叔叔大爷了。

回看那会儿县城街头,没错,就是那个阳光斑驳、尘土飞扬的景象,摩托声里夹杂着一股油烟味,人们没想着今天的收费标准、环保指标啥的,脑子里只有摩托能不能一脚着火,到底好不好骑。

按理说,一台车能火,必有它的本事。

可南方125到底牛在啥地界,牛得过五羊本田、天虹90、还是金城ax100吗?

咋回事,便宜就真代表一切?

让咱们慢慢剥剥这颗历史的洋葱皮,后头的门道远比你想象得多。

南方125这个名字,一度和“闹药”划等号,这不是夸它动力猛,而是说它点火那叫“药闹”——脚踏多得人想砸车,发个车跟健身似的,得分好几步。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比如网传的那种,钥匙关着,先蹬二十脚,搞得自己像练八段锦,才敢打开钥匙真蹬——要是冬天再来降温,那直接升级,次数翻一倍,蹬到鞋底都磨出洞来也不稀奇,咱们这一代人谁的脚上没留点南方摩托的印记?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你说它毛病多吧,它还真有几分铁打的身子骨。

气够足,发动机嘛粗犷贪油,声音不怎么细致,化油器老滴两滴,油耗嘛,也不低,让兜里并不鼓的钱包更干脆地瘪下去。

但说一句公道话,那会儿想买点更安生的,五羊本田和天虹价格直接翻一倍,真就“穷人家的压路机”,便宜是真香定律的鼻祖。

如果再按配置聊聊,南方125是正儿八经的曲轴连杆汽缸,比金城ax100还踏实。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最大功率8.8千瓦,整备质量124公斤,推着都像练武功。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你要还能食得下南雅,那最大功率直接10.4千瓦,跟洪都啥的玩不是一个路线,不过说实话,南方125和洪都125之间,真有代差,洪都三年就歇菜,南方还能把你拉着兜好几年。

其实大家图个啥,无非买个省心省钱。

那时一台南方4800元,南雅高点5200元,洪都才4300+,但用三年啪叽趴窝让人着急上火。

别提了,本田125动不动一万四五,天虹90也八九千,南方这个价位确实是叫穷人望眼欲穿得来又不心疼丢的存在。

现在回头看,当年一片南方摩托风潮,电影院门口的出租摩托,摆满十几二十台南方125,二十块钱一小时,年轻一辈谁没骑过啊,都是被南方“踩”大的,说难听点,有的少年摔成了老司机,有的直接摔成回忆。

摩托的故事,就像你的学生年代,下雨天摔一跤,爬起来接着骑,疼也认了,后座再压仨鱼箱子,家里老头子一句:这动力咋样?

真的是一脚能踩出烟花来的那种——不对,这话多半在形容冲刺。

而且南方125还闹过一阵“科学革命”,那会二冲还没专用机油,摩托保养意识朦胧,好多人一出毛病就咒骂车厂质量不行,实际上啊,大部分“窝火”的锅还得归于缺油少保养。

也有个别技术流玩家,直接改混合气、加乙醇,像咱们素材里那哥们,酒精兑汽油,还搞得全车酒精味儿飘香,吸引路人驻足围观,倒成了半个“化学实验员”——你说你怕啥?怕路边人报警要酒驾还是想让车变魔术?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别看时候不懂,那会的信息闭塞,车子出毛病就直接背大锅,其实多怪环境和养护意识,甚至和市场库存有一丁点毛关系。

说句实话,这种年代产物和现在追求精致、效率的电摩托,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南方125就属于“傻大黑粗”那套,省心但不省力。

但它的使命不是帮你省油、省维修,而是让你花最少的钱,拖最重的鱼箱、拉最多的人、跑最远的路。

你要跟它比精致、讲究个啥“秒启”,那肯定要失望,不过要比硬扛,讲句老实话,就是个铁甲战车了。

我有个远房亲戚,当年老用南方125带货,经常一个人带着三大箱鱼,穿着消防队的那种防水衣服,码头冷风里一泡就是半天——咔一脚下去打火,车喘两口大烟就出发。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说真的,这种车要搁现在,五分钟不到就上短视频平台成“乡村经典机械红人”,弹幕刷屏“爷青回”。

更传奇的,还得提1995年那波敢骑敢飙的主儿,在淀山湖开发区的大道上,踩着南方125冲到一百三十五码。

我之前都不太信,但听本地的老司机打包票,说南方125动力就是牛。

毕竟那时候没多少进口机器,能上高速的摩托带来的不仅是灰头土脸,更是某种英雄主义的浪漫。

你问现在还值几个钱?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兄弟,十年卖废品卖三百,还能一脚启动,比起那些电子产品动不动“计划报废”,要有骨气得多。

想起那会刚入手三千多,晃晃悠悠十年,风吹雨淋拉家带口,还能再蹬出来一身劲,摩托不怕沾泥巴,就怕不有人爱,这就是老车的倔强和情义。

有时候真有点唏嘘,南方125其实不是谁的青春,而是那个年代的匹诺曹——看起来笨拙,搞事一身黑点,爱起来却有自己的光。

它什么都有:费油、难启动、小毛病不断,但好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要是真的骑着它跑了十年,哪怕最后以三百块卖废铁,就算割舍不掉的老友了。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忍那种又闹又吵、还爱撒娇的车呢?

大家只图省心省油省事,几乎忘了当年脚底那层烟油味儿、发动机抖动带起的微妙共鸣,你说时代是不是变快了?

其实,这种老车和当年的主人一样,虽说皮糙肉厚、还有点臭脾气,但都以自己的方式陪你走过一段难忘时光。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我们不怀念什么科技不科技,也轮不到咱们替摩托大佬们操心升级换代。

清晨的县城路口,环卫工人边扫边唠:“以前街头经常见这破车,烟大得一塌糊涂,现在清净多了。”

说到底,南方125的故事,是城市化进程中被忽略的小章节,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传奇滤镜,有的只是那种实打实的磨砺和生活气息——鱼贩子、工人、大堂经理、摩的师傅,每一个骑过的人都把它刻进了生活里。

至于如今,你还能在哪里见到南方125?

估计只有那种废品回收站角落,或者某个抖音博主翻拍视频里,偶尔出镜,让无数满脸胡渣的中年小哥狂点“爷青回”。

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南方125,如今还能点燃多少人的城市青春回忆-有驾

只不过,那些曾经和这台车共度无数清晨黄昏的人,早已不再年轻,身上的倔强却依旧没变。

有意思的是,每一台南方125都有一套专属“启动教程”,提前热个二十脚,像是秘密仪式,而且启动成功的那一刻,简直像中了彩票,你说尴尬不尴尬?

总之,南方125的落幕,是时代的常态,也是成长的缩影,没啥可惜的。

人终究得往前走,技术会进步,车会淘汰,但那段为省油钱咬牙研究混合气的岁月、有点蠢萌又很坚强的日子,真的是独一份的记忆。

今天再说起,有点心酸,有点好笑,有点自豪——不管你是不是曾经那批“起脚就蹬南方125”的少年,故事都和你我有关罢了。

如果你当年也曾骑过南方125,或者,现在身边还有同款老家伙,敢不敢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故事,看看咱们的“摩托友谊小船”能开多远?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