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热销,车主看重安全感,企业家底厚

你有没有发现,每到买车换车的时候,总有些车是你怎么比都比不过去的?为啥?人家就是有人愿意等上大半年,甚至一年,愣是要买那一款。小米汽车现在就成了这样的“神车”。你说这车到底好到什么地步,让大家都愿意等着一年不买别的?

咱们先别聊配置、性能、样子这些老三样。咱讨论一个问题:你为啥会选一个看上去不一定顶配、排队还得等一年的小米汽车,而不是去随便找个现成、又新又便宜的去开?是不是你也能理解,那种像买房子一样,愿意死等着拿钥匙的心情?

我问了好几个小米车的准车主,人还挺有意思,都说一个理由——小米汽车肯定倒不了!你不觉得这理由看起来像个笑话吗?但是大家说的都很认真。不是说小米汽车一定比别的都漂亮、都牛X,也不是说小米的智能有多能秒天秒地,而是有一颗定心丸:我知道它活得比别人长,不会说没两年服务没了、配件停了、换代没人管。车还咋开,赔死了。

其实买车就是买个心安。你想啊,现在这些新能源品牌一年死多少家?不是卖着卖着突然宣布倒闭,就是啥都不维护了。你要是买到这么一家,二手都卖不出去。前几年蔚来出来,一个月销量比一个月低,可把人愁坏了。恒驰、威马、小鹏,不都这么磕磕碰碰地爬过来,谁敢保证一定能活到明天?

小米这回是踩对了点,把所有人的“安全感”这根筋给按住了。你说他有啥?最直接的,钱多。账面上2300多亿现金,别说车圈新势力,放全中国企业排也排得进前列。你家养个普通人耗几辈子都花不掉。你说你家不差钱,没人信;雷军说我有2300亿,没人不信。你现在随便问问,还能有几个造车的新势力好意思跟它争这份家底儿?

你再反过来看,一家又一家造车的败下阵来,留下的都是一地鸡毛和吃亏的车主。前段时间某牌子突然通知车主,APP停更、售后没人、服务点撤张,车主当天整个人都傻了。那些车都是卖个七八万赔的大钱,现在二手市场都没人敢接,有的车主干脆直接开废了都没人敢要。到最后谁冤?还不是那些当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小米汽车热销,车主看重安全感,企业家底厚-有驾

现在买车,有的人很实诚,就想花个合理的钱买个不掉价的、不会出毛病有人修、有点“兜底”的品牌。得,小米那两个字,刚好能给你兜着。有的人专门为了这个买单,什么动力、空间、续航都无所谓。你说等一年,其实不算啥,和买房等公积金批下来也就那心态。

再说了,其实小米汽车也不是啥都没有,外观、性能、智能化这些也是够看的。毕竟雷军做手机能玩明白,现在硬件+软件的玩法国内数他抓得最稳。有的人觉得,不就是图个“生态链一体化”嘛,手机、家电、车都一个系统,大不了回家全是米家的产品。能用还能自动联动,这不比啥都重要吗?

想想现在新势力,哪家不是今年还在融资、明年还得找钱。你问车主会不会怕这车开两年就没人管了?没一个不担心的。你再看小米,手里钞票叠着放,还有其他业务给造车撑腰,踩得再坑都能续命。让你买个心安,就是这意思。

那有人要说了,咱是不是都成了冲着品牌安全、企业活得久才买车了?好像不太讲技术和创新了?其实不是。老百姓买车最怕什么?不是说这个车多快多花哨,而是怕买个孤儿车,结果十年二十年没人理,修理配件一样都买不到,APP一关停,啥智能辅助功能都变文玩,哪还有幸福感?你要是真体验过一次品牌“断供”的痛,谁保证下次不去买个更稳妥的?

你说小米就没缺点了吗?肯定不现实。等车时间长,很多人苦哈哈等到头发白,订了半年还没排到前面;新品牌总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装配工艺、供应链也有提升空间。等开个三五年,好坏自己心里才能有数。可这都挡不住大家愿意等,因为“傻乎乎等也比买到一家随时倒闭的强”。

小米汽车热销,车主看重安全感,企业家底厚-有驾

我跟几个准小米车主交流过,有一个算是汽车迷,各种新势力都研究过。他说他订车时候其实还犹豫过,小米这套静态配置、动力、续航,论性价比未必最高。可就是冲着“公司不会倒”的名字头,才选了它。他的理由特简单:买别的车,就怕哪天啥也联系不上,留一堆废铜烂铁。买小米,哪怕不喜欢,二手还能出,不怕割肉。

这不就是现在绝大多数消费者最看重的心理诉求吗?产品好是一回事,可家底扎实、不会随时黄了才是真的稳。就像有人说“房地产再不景气,万科恒大绿地有倒闭的吗?”其实道理跟买房差不多,人家就想买放心。别的车企活不下来,广告吹得再响没人信;小米就靠家底厚,一句话顶一百句。

小米汽车热销,车主看重安全感,企业家底厚-有驾

问题来了,难道小米只凭“金山银山,不倒闭”,大家就该跟风等一年买车?肯定不全是。人家也有性能、智能、颜值。但这年头,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才是最后的底牌。做车就像赛马,头马很重要,可别赛到一半把骑手甩没了。

为什么市场给小米这么多耐心?咱多少也要实事求是评价。这是对小米品牌的一种认同,同时也是对国内其他一大堆新势力野蛮生长、死一堆的无奈。没有安全感,就会去买安全感,谁钱包厚谁底气足,时代就是这么现实。

站在普通车主的角度,也许配置、操控都能忍,各有短板。可真正让人愿意为它排队数月买单的,是它的“续命”能力,是它身后的巨无霸企业,是它背后的现金流和抗风险力。现在市场不就是“活下来的才有话语权”吗?小米现在有能力“活下去”,所以才很贵、很稀缺。

小米汽车热销,车主看重安全感,企业家底厚-有驾

你说说,买个车到底是买产品还是买服务,其实本质上买的是预期。预期值一旦塌方,再牛的技术都救不回销量。你可以一时被智能功能、加速性能吸引,但最终你还是会很踏实地考虑,这家公司,能不能陪你把这辆车开到老。有底气,才有人等。没底气,谁也不傻。

最后想问一句——你要是现在也想买小米车,会不会也是先看“它不会黄掉”这理由?在这个谁都怕割韭菜的年代,买车选个“活下去”的,有什么错呢?安全感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谁都离不开。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