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见这个消息,心头不咯噔一下,那估计是早就被互联网的风浪打磨得皮糙肉厚了。
一万亿美元?
别怀疑,特斯拉董事会真的拍板给马斯克画下一道“天价支票”。
但挂钩的条件,怎么看都像是科幻小说和现实在隔空比赛,看谁能把天方夜谭说得更像真的——而且还得在十年内做到。
想象一下,市值要涮到 8.5 万亿,地球上大多数公司都还在争百亿、千亿呢,这目标简直有点像给奥特曼设的主线任务。
每年送出两千万辆汽车,让全球马路变特斯拉的自家赛道,读出来有点像逆转世界交通规则的脚本设定。
再来一百万辆 Robotaxi 上路运营,各地出租车行业可能要直接切换西部荒野模式,司机们估计要抱头思考自己下半生是不是得转行做机器人修理。
还有能源储存装置,一百万个,FSD 订阅数飙到一千万,每年赚到四千亿美金 EBITDA,句句都明晃晃摆在面前——一般人怕是小目标都不敢想这么离谱。
其实,这餐大餐还拆得很细,12 个阶段,马斯克必须一口一口啃下去,才能把薪酬吃到嘴。
而且股票拿了以后你还不能立刻变现,锁七八年到十年,这等于绑死在特斯拉的战舰上,大家一起开船,要撞冰山就一起撞,要去月球也只能打包同飞。
说来,也不是过去没见过马斯克搞“大新闻”。
这哥们喷星链,发射火箭,一样不怕烧钱,隔三岔五就上热搜。
但这次条件给得这么硬核,还是有点让吃瓜群众合不拢嘴。
往深里想一层,有人会问:凭什么马斯克可以拿到这样的史上最豪薪水?
他跟我们这种“普通人”的工作激励,隔了几百万个地球。
不是一人之下,是真的万人之上——甚至连比拼的赛道都不在同一个星球。
但再酸一酸,转头想想,这种极限挑战,其实不只是董事会给马斯克画大饼,某种程度是赌全公司,甚至赌全球未来科技趋势会不会被他们一把推着走。
假如马斯克真能完成这些任务,那别说特斯拉了,说不准地球都得多建几条高速公路来摆他的车队。
我们都知道,市值不是光靠喊价就能噌噌往上刷。
你要有真本事,有点像直播带货,货要真过硬,才有人买账。
现在市值 1.1 万亿,未来看向 8.5 万亿,这跨度,可不是炒股群里喊一句“冲冲冲”就能实现的。
特斯拉的体量已经站在了电动汽车的王座上,再往上——需要点顶级外挂。
是不是就等着技术和规模出现质变?
有人说,电动汽车未来就是趋势,可市场风向也是说变就变。
充电桩、政策、原材料、甚至地缘冲突,哪个变量都能变成逆风旗。
市值的倍增,是需要全世界陪着冒险。
说到量产,两千万辆车,听着很爽。
但这可是一个超级工厂年夜饭级别的产能,没有全球供应链给力,怎么可能年年都搞得这么顺风顺水?
别忘了,特斯拉工厂历史里也有过起起伏伏,缺芯片、缺零件,疫情、人工问题,全都能随时让目标变成“又失败一次”。
还得保证每年持续交付,这不是挤压牙膏,是烧掉给特斯拉赚钱的发动机油。
再提 Robotaxi,这板块算是特斯拉的科技含金量测试场。
说白了,如果无人驾驶真的遍地开花,出租车司机会改行嘛?
可现实情况是,法规政策、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都是大难题。
有不少地方光是让自动驾驶进城都得敲好几轮门,何况要做到“百万级运营”。
这不仅仅考验技术,更多是考验整个社会接受度和配套设施升级能力。
能源储存的目标和 FSD 订阅,这些其实都能折射特斯拉的野心——你以为人家只是做汽车?
人家分分钟就想变成全球能源“中枢”,仿佛接下来一轮要把人类变成特斯拉生态链中的小零件。
但,市场很精明,也够现实,用户到底愿不愿掏钱买单,很少有人只看梦想,也得看钱包。
EBITDA 四千亿,这已经不是普通公司每年的流水。
想当年,连苹果、微软之类的老牌霸主,也不敢随便举杯自夸,说一年净赚这么多。
要做到这事,特斯拉要么变成科技企业全能冠军,要么就得硬刚全球经济风暴。
其实,董事会这一波操作,有点像开“高考状元大礼包”,但这个状元本身就不走寻常路。
面对如此巨大的跳跃,难免有人打问号:马斯克真能都干成吗?
我们都懂,这位大佬从来不是低调玩家。
他玩推特,扯星舰,搞脑机接口,每次都把网友的期待拉满。
但这次提交的任务清单,还是让人捏把汗——太难了,甚至有点像“神仙打架,凡人围观”。
当然,也有分析师乐观地预测:特斯拉成就下一个世界之王只差一块拼图。
也有人警惕这种极限刺激,不怕马斯克一夜入万亿富豪榜,只怕他带着公司飞到半路没油了,股东们只能在后面比心自救。
股票锁定期这么长,七年到十年,这直接让马斯克和特斯拉绑定为“命运共同体”。
他要是中途说“不玩了”,分分钟公司一起遭殃。
这种激励方案,说白了,不只是给马斯克画大饼,更是在用未来唱赌注。
能不能最后成为“地球首位兆万富翁”,还得看现实愿不愿让梦想落地。
毕竟,千亿富翁已经够让人瞠目,这一万亿美元直接拉高了所有公司自我审查的上限。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只觉得热闹,甚至有点遥不可及。
但对行业来说,这场赌局的盈利模型,甚至技术路线都能影响一代人。
有人说,特斯拉如果真能做到这几点,全球都得重新定格经济热点。
就像是科幻电影预言世界即将变天,每个人都想买张门票,哪怕只是站在门口吹冷风等大佬收割。
可是,如果最后啥也没成呢?
股东是买了未来“梦想票”,马斯克是被绑到十年“劳改营”。
这一盘棋,比投资比发展,也比谁更能扛住压力。
市场的人情冷暖,技术迭代的无情,都在这一万亿的身价里被无限放大。
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被挑战逼出来的创新呢?
或许,只有等股东们在 11 月真的点头答应,谜底才能正式揭晓。
那时候,特斯拉的未来,是不是能从“天方夜谭”直接跳成现实世界,才是真正值得所有人追问的终极问题。
到这里,不禁想问,你觉得一万亿美元的薪酬,马斯克真的能拿到手吗?
你押注梦想,还是下注谨慎?
欢迎在评论区畅聊你的看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