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建光储充换一体站,出租车用得多,居民体验咋样

新疆伊宁市,一座西北小城,最近好像出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他们在搞那种光储充换放一体站。你可能要问,这玩意有啥特别的?就充电呗,新鲜啥?不过吧,仔细想想,现在这个能量魔盒一上岗,不止能充电,还能“换电”、“放电”,还带点未来感——顶棚上都是太阳能电池板,白天晒晒太阳,晚上照亮生活,说白了就是一站式新能源服务,感觉城市都高端了三分。

伊宁建光储充换一体站,出租车用得多,居民体验咋样-有驾

但话说回来,伊宁市不是北上广,太阳能玩得这么溜,真的靠谱吗?

到底这黄白交错的电板能让出租车司机省多少钱?居民用得顺不顺手?一系列问号像串串糖葫芦排在你脑袋瓜,没答案心里就痒。

讲真,这项目又不是喊口号。

9月19日记者一进苹果公园充换电站,发现这还真不是糊弄事儿。站顶满满一片太阳能电池板,往上一瞅有点科幻片既视感。以前“充电”俩字听着跟手机似的,现在不用怕,车也能像家用电器一样随时补电。里面不止有30个已经开工的充电桩,还配了那种360千瓦的大霸王充电枪,估计能给SUV和大巴也整明白。啥意思?车型多,需求杂,都不慌,还能提前在手机APP预约,科技感妥妥的,扫码下单那种。

伊宁建光储充换一体站,出租车用得多,居民体验咋样-有驾

可别光想着出租车司机乐,旁边老百姓也是受益者。普通私家车主随时能来蹭个电,要是没位,提前点一手,APP智能控管,避免“扎堆”抢电的囧景出现——谁用过小区抢车位都懂那种争分夺秒的PTSD感受。

其实说到这儿,最令人心动的是啥?肯定还是它的“光伏+储能”模式呀。见惯了城市电场烧煤,污染空气,空气质量天天拉警报,还不如靠太阳晒一晒。这电用的不是传统味,靠着太阳,站里储上能量,充电时候把电价政策玩得明明白白。阶梯电价,这操作就像薅羊毛,电网压力也小点,国家省心,个人钱包也不肉疼,何乐不为呢?

不过,光储充换放一体站到底是不是伊宁市的独家创新?有网友可能会说,啥,一线大城市不是早就有类似项目了吗?没错,北京、深圳这些地方搞新能源确实走在前头,但伊宁这回上马的,是一口气建了7个站,还配了8个换电仓。这不是贴贴小打小闹,而是“网格化布局”,出租车充换电能覆盖到1000到1200辆,私家车充电桩也有388个,平均一天能管着2000到2500辆车。

还有个细节,去年才刚投资,城运集团直接上了2023年光储充换放一体化示范站项目,现在3座已经开始运营,余下的4座也在收尾阶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根本就是奔着城市转型去的,叫醒了城市新能源,大西北也能玩科技潮流,谁说绿色出行只能靠大城市带节奏?

再说太阳能电池这块,看似高端,其实还挺实用。新疆日照资源富得流油,太阳光就是免费午餐。电池板铺在顶棚上,既充电又发电,两笔收入,谁不爱?而且这个模式还直接套用了新能源车的充换电逻辑,讲究效率。

不过吧,我倒挺好奇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充电速度、费用,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360千瓦听着牛,但真到充的时候,是不是和手机快充一样“10分钟活蹦乱跳”?还是说万一排队时间长,大家都赶着下班,岂不是又堵心?

又或者,这换电服务到位了吗?出租车司机们最烦的难题就是时间宝贵,赶乘客不能耽误,有时候一辆车充满电得半小时开外,哪有那闲工夫等?只要能做到几分钟一换,别说出租车司机,网约车、私家车主也都能受益。

出于好奇我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目前伊宁市的换电仓总规模可以满足每天一千多辆出租车换电。这个数字咋说呢——对于人口体量不大的伊宁,基本够用,至少不会发生全城抢电的大乱斗。

其实这套方案牛在哪?它背着政策红利。

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程相文亲口介绍,伊宁市目前有388个充电桩,日服务量能撑起来两千多辆车。真不算少了,考虑到本地新能源车普及度,发展速度已经算快马加鞭。

不过有些话要讲明白:城市升级是好事儿,但新技术普及起来总得有磨合期,电桩啊、平台啊,前期肯定会有点水土不服,有人用APP还不会,电桩一刷卡就懵。谁说科技无门槛?实际还是那句老话:新鲜事物总要给大家点适应时间。

说个现实版段子。

去年夏天有位车主来站里第一次充电,结果因为APP操作不熟,站外等了足足半小时,完事直言“智能是智能,就是有点太智能了”;后来平台技术人员亲自上门,一顿手把手教操作,这才逐渐人人会用。你要是学不会扫码?没事,现场还有人工服务岗,咱也不怕掉队,这才叫周到。

还有阶梯电价,这个对老百姓来说就跟手机套餐,有省钱模式还要动点脑子去对比。基本原则就是,峰谷电价调整期间,用电错峰,充得及时还能省不少。这边太阳能先发一轮,电丁点儿都能用出性价比来。

另外,别忘了能源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这些词,说起来高端,但落脚点还是让城市呼吸更顺畅。伊宁市此举,就像是在全国新能源地图上刷了个酷炫的绿灯。新能源站点遍地开花,出租车、私家车、甚至可能将来共享单车、电摩都能从这口“能量池”里喝上一口,想想都挺激动吧?

但话又说回来了,新技术推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最初的时候,很多司机担心充电桩数量不够,怕出门没电心里慌。还有些人担心平台维护不及时,担心预约跟不上用电需求。可实际运营起来,这些迹象基本上都在逐步完善。现在城运集团主动跟进服务,每天更新数据,有点互联网公司的风范。

伊宁建光储充换一体站,出租车用得多,居民体验咋样-有驾

大家慢慢发现,新能源站就是“城市管家”,既管电力又管秩序,还能让每个人都烫烫手体验“未来生活”。曾经以为只有大城市才能玩的把戏,现在在新疆这座小城都能实现,谁还说咱落后?

更妙的是,出租车司机也能喘口气。换电服务把焦虑变成效率,时间节省下来,赚钱不再靠硬熬熬。之后要是全市车主都转用新能源,这光储换电站真有可能成为城市的新地标,每天都点亮一道绿色光芒。

有些人说,新能源只是过渡,未来还是要靠氢能、核能啥的。说实话,现在这阶段肯定得先解决民生出行,用得舒心才是真的进步。太阳能充换一体站,说不定将来还能升级,接入更多智能设备,城市智慧出行指日可待。

最后想给大家留点话思考:

你觉得这类新能源项目,是不是有望改变整个城市的出行习惯?大家更倾向于充电、还是换电?对伊宁来说,怎么让普通人更快地接受这种新生活模式?来聊聊你身边的新能源故事,咱一起切磋切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