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车市:比亚迪“跌”着夺冠,吉利猛追,合资车急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八月份最逗的一件事,不是哪个明星又塌房了,也不是哪部电影票房爆了,而是我瞅着一份汽车销量榜单笑了半天。

榜一大哥,比亚迪,卖了31万辆车,后面跟了个括号,写着“走跌”。

我当时就寻思,这玩意儿跟学霸考了全班第一,然后哭着说自己有道题解法不够完美,有啥区别?

这哪是走跌,这简直是凡尔赛文学照进了汽车圈。

这种感觉,就好像拳王阿里在台上轻飘飘地挨了一拳,退了半步,台下的挑战者们却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眼睛都亮了。

你看,31万辆的“小挫折”,在比亚迪自己家里可能只是复盘会上一页PPT的事,但在外面,在吉利、在长安的作战室里,这可能就是“干他一票”的冲锋号。

人心,有时候比数据好玩多了。

那个紧跟在后面的吉利,就特别有意思。

卖了21.4万辆。

这家伙,以前总觉得他土里土气的,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他把沃尔沃的技术吃干抹净,转身就捣鼓出领克、极氪这些新潮牌,路子野得很。

他不像比亚迪,恨不得把电动机焊在脑门上,昭告天下自己是新能源的王。

吉利更像个闷声发大财的狠人,燃油车、混动、纯电,什么赚钱他干什么,实用主义得可怕。

李书福就像个老道的猎人,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位置,但枪口永远对准最肥的猎物。

现在这局面,就变成了比亚迪在山顶上吹着风,琢磨着怎么才能飞得更高,而吉利在半山腰,一边喘着粗气往上爬,一边盘算着怎么才能把上面那个拽下来。

这俩人要是哪天坐在一块儿喝茶,那场面,估计比任何商业大片都精彩。

当然,桌上还有别的玩家。

大众和丰田,那俩曾经天天被我们当“神车”供着的德国和日本选手,现在看着就有点落寞了。

他们还坐在前排,但位置越来越靠边,手里的燃油车秘籍,在今天这个电车满地跑的时代,越来越像一本泛黄的武林外传。

尤其是丰田那俩兄弟,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加起来还没人家比亚迪一个能打,这找谁说理去?

8月车市:比亚迪“跌”着夺冠,吉利猛追,合资车急了-有驾

我有时候在想,丰田章男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张榜单,会不会有一种当年诺基亚高管的心情?

不是我们不努力,是这世界变得太快。

你引以为傲的“开不坏”和省油技术,在人家“大彩电、大沙发、零百加速三秒”的简单粗暴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年轻人买车,现在图的是什么?

是爽,是科技感,是你那套老师傅的精打细算,人家根本不care。

真正给这些老师傅们致命一击的,是那个55.2%的数字。

新能源渗透率。

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多是电车。

这已经不是什么“未来趋势”了,这是已经拍在你脸上的“现实生活”。

加油站,在未来会不会变成跟电话亭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眼泪?

这事儿,搁五年前你敢想?

所以说,别小看这张冷冰冰的汽车销量榜单,它背后是一场血淋淋的权力更迭。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卧薪尝胆,是从“市场换技术”的委屈,到今天“技术占市场”的扬眉吐气。

我们不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抄作业的学生了,我们已经开始自己出题,甚至,开始定义什么是标准答案。

现在这个局,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儿。

曾经的王者还没彻底倒下,新的霸主根基也未稳固,挑战者们个个摩拳擦掌。

这像极了三国,谁都想一统江湖,谁又都怕被别人抄了后路。

比亚迪的“走跌”,可能只是这场大戏的一个小插曲,真正的高潮,恐怕还在后头呢。

接下来,咱们就等着看戏吧。

看看是比亚迪继续他的“凡尔赛”,还是吉利能上演一出“下克上”的戏码,又或者,哪个我们没注意到的黑马,突然就冲了出来。

8月车市:比亚迪“跌”着夺冠,吉利猛追,合资车急了-有驾

这盘棋,越来越有味道了,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