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这句话于某些车企而言,诚可谓是入木三分。
言及近时车坛,现代库斯途与本田奥德赛这两款宜商宜家的多用途车,颇有龃龉之势。恰如邻舍王老与李叟,为争执自家麒麟儿孰优孰劣,闹得面赤耳红。然则,奥德赛果真便折戟于库斯途之手耶?依我看来,实非空穴来风。
盖因一众车评人执此二车以为俎豆,品鉴之间,竟发现奥德赛于诸多维度上已然落后。就车身尺幅而论,库斯途较之长出十公分,轴距亦更胜一筹,其最直观之效,莫过于第三排不再徒具虚名,成年人亦可安坐。于配置之上,库斯途径直奉上双侧电动滑门、多层隔音琉璃、隐私玻璃与遮阳帘,前排与次排座椅皆具通风与加热之能,次排更配有腿托与小桌板,三百六十度环视影像亦赫然在列。安全气囊之数倍于奥德赛,车门防撞预警亦堪称实用。反观彼奥德赛,同等价位竟连中央触控屏亦付之阙如,座椅通风加热更是痴人说梦,手动车门、简陋隔音、匮乏的安全气囊,以及残缺的辅助驾驶机能,简直可谓是“丐版”之缩影。若论动力,库斯途最大功率可达一百七十四千瓦,极速可攀至二百一十千米每时,高速超车如探囊取物。奥德赛极速仅为一百六十千米每时,动力虽平顺,然则颇为迟滞,市区油耗纵然稍逊,然则库斯途之起价更为亲民,亦可抵消矣!
价格一经罗列,优劣立判。库斯途起价仅为十六万九千八百元,终端惠让后入门版约莫十六万元,高配车型则在二十万元上下,配置琳琅满目,性价比如摧枯拉朽。反观奥德赛,起价便已高达二十三万五千八百元,惠让后亦需二十二万元左右,低配车型之配置寒酸至极,若欲拥有可堪比拟库斯途之配置,则总价更将飙升至二十五万元以上。此等性价比,令人扼腕。
敢问,此番奥德赛之败,当真委屈耶?
诚然,库斯途亦非尽善尽美。其燃油经济性不及奥德赛,内饰设计亦稍显陈旧,竖屏中控屡遭诟病,似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遗物。安全性能方面,中保研未曾予以库斯途碰撞测试之成绩,故权威性尚有阙如。然则,此等瑕疵,当真可掩盖其于配置与价格上之优势乎?
回溯既往,此中缘由,实值我辈深思。何以曾几何时风头无两之奥德赛,今朝竟遭“后浪”所噬?当真是技不如人耶?余以为不然。更深层次之肇因,实乃某些厂商之骄矜与尸位素餐。彼辈仰仗自身品牌之光环,抱残守缺,不愿聆听消费者之真实诉求。
试想,历年来,曾有多少合资品牌,因骄矜自大而终遭市场所弃?往昔,日系车乃省油耐用之圭臬,然则时至今日,诸多自主品牌已于新能源领域超越之。德系车曾为技术领先之表率,然则于智能化之体验上,亦渐趋落后于华夏品牌。
何以至此?盖因彼辈遗忘“用户至上”之根本矣。彼辈唯思如何削减成本,如何榨取利润,却忘却消费者真正渴求者为何物。
吾辈不可只见库斯途之优势,更应明察其背后所折射出之市场变迁。消费者日益理性,日益注重性价比,日益看重实际体验。彼等仍抱持旧有思维之厂商,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然则,面对此等局面,吾辈当如何应对?
余以为,消费者当擦亮双目,勿盲目迷信品牌,当根据自身之实际需求,择取最适宜自身之产品。厂商当放下身段,真正聆听消费者之呼声,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力。惟有如此,方可在激烈之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归根结底,车市之角逐,亦为一场关于用户体验之争。能更臻善地满足用户之需求者,方可赢得市场。而彼等只思赚取快钱,却不将用户置于心间之厂商,终将自食其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