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汽车保养里的那些“智商税”!
最近刷到不少文章,都在吐槽保养项目里的坑,什么“发动机清洗”“燃油添加剂”满天飞。
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老学姐,我必须说一句:有些项目,真是“坑钱又伤车”,打死都别做!
---
一、发动机清洗:黑机油≠脏,别被忽悠!
“你这发动机积碳严重啊,得赶紧清洗!”——这话听着耳熟吧?某些4S店一看机油黑了,立马开始吓唬人。
但机油变黑是正常现象,就像咱们穿久了的衣服会脏一样。
现代发动机设计时早就考虑到了散热和清洁需求,只要按时换机油,根本用不着额外清洗!
更离谱的是,有些店直接往发动机里倒清洗剂,烧十几分钟再放机油。
万一残留的清洗剂和新机油混合,反而会加剧磨损。
学姐我见过太多车主花大几百块,结果发动机越洗越“虚”。
学姐建议:按保养手册换机油和滤芯就行,别被“深度清洁”的噱头忽悠!
---
二、燃油添加剂:智商税重灾区!
加油站、修理厂总有人推销:“加一瓶,动力提升、油耗降低!”听着挺心动?但99%的燃油添加剂都是“心理安慰”!
市面上的添加剂无非分两种:清洁型和辛烷值提升型。
前者对轻微积碳可能有点用,但效果远不如直接跑高速拉高转速;
后者更鸡肋——你加92号油,难道指望添加剂让它变95号?长期乱用还可能堵塞喷油嘴!
学姐支招:除非车子明确出现动力下降、爆震等问题,否则别浪费这钱。
选正规加油站加油,比啥添加剂都强!
---
三、四轮定位:没症状就别瞎调!
“做个四轮定位吧,方向盘跑偏!”——这话是不是保养时经常听到?其实,四轮定位根本不是常规保养项目!只有当你发现方向盘明显偏移、轮胎偏磨,或者碰撞后悬挂受损时,才需要做定位。
有些店为了赚钱,动不动就让你调定位。
但频繁调整反而会破坏原厂参数,导致底盘越调越乱。
学姐见过不少车主被忽悠着每年做一次,结果轮胎越磨越歪,最后还得花大钱换胎。
学姐划重点:方向不偏、轮胎不磨,就别掏腰包!
---
四、变速箱清洁:6万公里必坑项目?
自动挡车跑到6万公里,修理厂就开始推荐“变速箱深度清洁”,说是能延长寿命。
但翻翻你的保养手册,厂家压根没提这茬!
变速箱油确实需要定期更换(一般6-8万公里),但所谓的“清洁”无非是把旧油放掉、加点清洗剂循环冲洗。
这种操作风险极高,一旦残留杂质进入阀体,分分钟让变速箱“罢工”!
学姐忠告:换油按手册来,别信“清洁套餐”。
原厂油品+标准流程,比啥都靠谱!
---
五、刹车系统清洗:钱多没处花?
换刹车油时,修理厂总爱推销“刹车系统清洗”,美其名曰“提升安全性”。
但刹车系统本身是封闭的,只要刹车油不混入水分、杂质,定期换油就足够了!
更坑的是,有些店用高压水枪冲洗刹车分泵和管路。
水分残留会导致刹车生锈、制动力下降,简直是花钱买隐患!
学姐吐槽:刹车没问题就别折腾,省下的钱加箱油不香吗?
---
横向对比:哪些保养项目值得做?
| 项目 | 必要频率 | 坑钱指数 | 学姐建议 |
|----------------|--------------------------|------------|--------------------|
| 机油更换 | 按手册(通常1万公里) | ★☆☆☆☆ | 必做,但别过度! |
| 空气滤芯 | 1-2万公里 | ★☆☆☆☆ | 自己换,省50%! |
| 发动机清洗 | 除非严重积碳 | ★★★★☆ | 劝退! |
| 燃油添加剂 | 几乎不需要 | ★★★★☆ | 劝退! |
---
争议话题:积碳清理到底该不该做?
有人说“积碳毁车”,有人说“清理积碳伤发动机”。
学姐观点很明确:别盲目跟风!
积碳确实会影响动力和油耗,但只要车子不抖、油耗稳定,根本不用管!那些“打吊瓶”“核桃砂清洗”听着高大上,但操作不当可能损伤缸壁或气门。
真想清积碳?跑趟高速比啥都管用!
---
未来展望:保养行业会变好吗?
随着新能源车普及,传统保养项目(比如机油、变速箱油)会逐渐减少,但新坑也在路上——比如“电池健康检测”“电机深度维护”。
学姐提醒各位车友:不管技术怎么变,按手册保养永远是王道!
---
学姐问答
Q:空调清洗有必要吗?
A:空调滤芯每1-2万公里换一次,出风口有异味可以用泡沫清洁剂喷一喷。
深度清洗?除非你天天在工地开车!
Q:轮胎打蜡是不是智商税?
A:绝对是! 打蜡除了让轮胎看起来“亮晶晶”,对性能毫无帮助,还可能腐蚀橡胶。
定期检查胎压和磨损才是正经事!
---
最后,送各位车友一句大实话:车是工具,不是祖宗! 按手册保养、理性消费,别让爱车成了“碎钞机”。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评论区等你!遇到过哪些保养坑?说出来让大伙避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