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

夜里刷朋友圈,满屏都是蔚来ES8上市,我还以为谁家孩子考了个状元,结果都是在说这车卖得太厉害了,低于预期的价格,把不少人都搞激动了。说实话,我有点纳闷,蔚来这两年存在感直线下降,怎么突然就来了个大爆单?是不是新能源车的行情又换风向了?

我带着疑问翻了翻群,发现确实挺多铁粉在聊配置、下单什么的。有人说锁定订单的比例奔着四成去了,对照往常,这完全是另一个级别。我又想,这是不是价格太狠了,大家都觉得能捡个便宜。六座版铁定不到四十万,租着电池的话,三十万都用不上。现在这个行情,理想L9、问界M9动辄就得接近五十万,还不是纯电,蔚来ES8来这一出,就是纯电“大块头”,空间大、配置全、座椅还舒坦,试驾人数十五万,说白了,就是不缺想买的人。

这就让我想问了——价格战真的能救蔚来吗?还是说,蔚来其实已经出局,现在搏一次流量,是不是最后的挣扎?我要是李斌,看到订单第一时间飙涨,肯定高兴得不行,但转念一想,这些订单能不能真的变现,产能能不能顶得住,交付出了问题怎么办?APP都爆了,这不是好事里也有隐患吗?你再看蔚来最近几年,其实一直都在亏,就是靠着融资过日子。换电搞得风生水起,三千五百座站也算后劲,这六百亿砸下去,现在终于有点底气说“我这不是赔本赚吆喝”。

说到底,新能源车哪个不跟着价格战晃悠?过去大家说新势力要靠技术、服务、用户体验,现在全在比谁更便宜,看谁的刀更快。蔚来自诩服务到家,五年免费导航,六年整车质保,连购置税都能扛,听起来像是养车不花钱的节奏。可如果价格战变成常态,这种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羊还愿意待下去吗?

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蔚来能靠一款ES8翻盘吗?价格是不是唯一杀手锏?消费者其实难买账的。因为大家都聪明了,谁都怕“第一波买家是小白鼠”,后续交付不稳定、用车质感打折扣,这些都能让品牌翻车。

现在市场没谁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独一无二了,理想也降,问界也降,小鹏直接打骨折。蔚来不降,对不起,没人看你了。过去大家觉得中国新能源市场是“长坡厚雪”,谁能扛得久就是赢家。可实际是谁能活下来,谁就能捡漏。你觉得今天的爆单,就是蔚来的翻身良机吗?我反而想问,“这样打价格战,能活多久呢?”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靠降价卖车。你现在卖三十万,明年经济再紧,谁保证不跌到二十五万?你赚钱靠什么?服务也好,换电也罢,都是钱堆出来的,这回爆单了,但你得把车如期交付,你还得维持口碑。蔚来前几代ES8口碑其实一般,撑不起高端定位,但这次恐怕是被市场倒逼出来的,能不能真成为“翻身仗”,其实悬着。

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有驾
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有驾

大家想过没,十年前蔚来刚出来的时候,主打高端,把自己包装得特别精致。那会大家买蔚来不是看价格,觉得是一种身份。现在倒好,谁追着便宜买,谁还觉得这东西能撑面子?比起初代用户,蔚来现在越来越靠打折吸粉,这和当年不是南辕北辙吗?

你再看这波,老车主还有一万二补贴,其实是蔚来的自救。新车主是用价格换量,老车主是用补贴稳心。可是补贴永远都是有头的,成本不能无限吞,企业拼一阵行,时间长了就得崩盘。大家从头到尾都没想,这短期的订单爆发,是消费降级和经济压力下的必然反应,蔚来真能靠一两个月的热度翻盘吗?

我还得拿“交付”说句话。现在每次新车上市,“产能、锁单、交付”这几个字必然轮流出圈。蔚来APP崩了不算事儿,真到交付慢了,或者某批车有问题,口碑就会再度下滑。中国新能源用户越来越挑,大家不再看第一眼了,要的是“体验”。你看理想M7那次翻车,价格先喊高,后来质量不稳,口碑就塌方了。蔚来不是没经历过,上一代ES8、ES6都有过类似遭遇,这次能不能避开坑,谁能保证?

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有驾
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有驾

蔚来这波操作其实挺聪明,配置堆满,价格砸到底,服务拉满,甚至把所有风险都自己承担。但这些竞争对手学不会吗?问界也能玩家用补贴,理想有发烧级体验,小鹏攒了那么多智能化黑科技,比的是眼花缭乱。蔚来这次说能“输得起”,但其实如果爆单只是第一步,长期用户真的留下了才算数。

新能源车市场没那么好混。过去大家都说它是黄金十年,现在一看,钱都砸进去了,谁还敢挣扎?蔚来一场ES8爆单背后,是一堆没说出口的压力。如果产能跟不上,供应链出点问题,或者交付卡壳,谁还会对蔚来水下的“服务与品质”买账?短期爆单可能拉高市场情绪,长期还是得看产品力。

蔚来ES8爆单,铁粉热聊配置,交付压力也不少-有驾

我再问一个问题,补贴、降价、付出实惠,确实能带动销量,但能带来品牌忠诚吗?现在蔚来其实很尴尬,早期高端用户觉得品牌在妥协,新用户只认价格,谁还真的觉得蔚来好?这就是价格战的双刃剑。能拉来人,拉不来心,准客户对蔚来越来越像是想薅羊毛,而不是发自内心认同。

你们仔细想一想,一个企业如果长期用低价策略,每次都期望爆单,实际上跟玩儿彩票没区别。有一年风头过了,接下来就得靠新招拼命。用户习惯了降价,下一次不降就没人买,这不是恶性循环吗?

蔚来这次敢打包票,“年底提不到车,购置税涨了我们来扛”,其实是赌一把。“我把风险全怼在自己身上,只要你信我。”但这一把是拿公司未来做赌注,能不能砍出条路,真不好说。万一市场更卷,资本没耐心了,蔚来还剩下什么?

中国新能源市场是个大池塘,大家都想捞最后的鱼。蔚来靠ES8冲一把,也有可能被友商学走套路。新能源企业都在玩的是谁能撑到最后,砸钱花资源抢用户,谁把底做实了,谁才有资格活下去。一波爆单只是“水面情绪”,后面谁掉队还得看服务和品质。蔚来这回算是拼了命,但从长期看,如果蔚来的价值只能靠价格战撑,未来注定很难受。

所以最后我就想问一句:爆单能暂时翻身,但价格战不是救命草,哪天这把刀无效了,蔚来能靠啥?配置、服务、体验,哪个也不能掉队。而一切的底气其实只有一个——把车做好,把服务做实,赢下口碑。蔚来“爆单”的背后,是干了个所有新能源车都绕不开的选择题:到底是价格决定一切,还是价值足以支撑未来。你信哪个?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