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这波不装了:用“流氓”思维造车,同行都看傻了

讲真,每次一到长假,车圈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各种消息满天飞。最近这个吉利博越L又出来整活了,说自己是“A级尺寸、B级空间”。我一看这宣传语,嘿,味儿太对了,一股子房地产中介的话术味儿扑面而来。什么叫“得房率”?车子也开始聊“得房率”了?下一步是不是要聊“公摊面积”和“学区”了?

吉利这波不装了:用“流氓”思维造车,同行都看傻了-有驾

这不装了,摊牌了,现在的车企造车,已经不是在搞工业设计了,是在修仙。比的不是三大件,比的是谁的空间压缩术更牛逼。车身尺寸就是个乾坤袋,谁能在里面塞下一个更大的世界,谁就赢了。博越L这个所谓的84.27%同级最大得房率,听起来就像某个修仙小说里主角刚练成的功法,虽然不知道是啥,但听着就很唬人,好像能把一个压缩毛巾直接泡发成一个五星级酒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自家一个质子里面塞一个宇宙,你这一个铁壳子里多塞俩行李箱,怎么你好意思的?

然后就是那个双层魔法后备箱,基础650L,还能再抠出来67L。这已经不是设计了,这是仓鼠附体。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深刻理解这种对空间的极致渴望。因为我真的需要一个地方,能把老婆的N个包、孩子的滑板车、老人的折叠轮椅,以及我自己那点可怜的渔具,一次性都塞进去,然后关上后备箱,假装这个世界清净了。所以你别跟我扯什么技术,也别跟我讲什么操控,我就问你,能装吗?能装下我这一个家庭的兵荒马乱吗?能,那我们就可以往下聊。不能,那你说再多都是屁。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吉利这波不装了:用“流氓”思维造车,同行都看傻了-有驾

这帮产品经理,一个个都跟得了强迫症一样,在车里挖出了32处储物空间。副仪表台镂空,后备箱挂钩,就差给你把座椅拆了让你在底下藏私房钱。讲真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手机厂商教会了车企这些,先把用户需求打散成100个碎片,再一个个捡起来告诉你我都能满足你。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本来只想喝口水,结果对方直接给你端上来一桌满汉全席,还一脸真诚地问你:“亲,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加俩菜?”。这谁顶得住啊。这已经不是在满足需求了,这是在用细节把你活埋。

当然,最典中典的还得是后排。2785mm的轴距,后排膝部空间115mm。这些数字其实没啥意义,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可以在后排跷二郎腿,甚至可以盘腿打坐。最关键的是,后排座椅放倒,直接变成一张床。这才是核心科技。你以为这是为了让你长途旅行休息?错了,大错特错。这玩意儿的唯一核心价值,就是把家里那两个精力旺盛、随时可能把车顶掀了的神兽放倒,让他们睡觉。只要娃能睡着,别说是一张床了,你就算在车里给我变出一套儿童乐园,我都愿意给你掏钱。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家庭用车的核心,不在发动机,在后排那张能让世界清净的移动的单人床垫子。

至于前排,什么女王副驾,什么十层棉花糖座椅,什么按摩加热通风。说白了,就是把海底捞的服务精神,一把子注入到了两张椅子里。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移动的足疗会所。车企的心态已经变了,他们悟了,他们开窍了。他们发现,跟用户讲马力、讲扭矩、讲底盘悬挂,用户听不懂,也懒得听。但你跟他说,这椅子能按摩,能让你在堵车的烦躁中感受到一丝资本主义的腐败气息,他立刻就精神了。加大加大加大,功能必须加大。

所以你看,博越L这波操作,其实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又一个体现。当大家还在纠结那零点几秒的加速,纠结那个标是不是能发光的时候。吉利直接不玩了,把车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或者说是一个移动的储物间。逻辑很简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直接用空间这个降维打击,把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性能参数全部干废。你性能再好,一脚油门再快,能快过我后备箱里多塞一个婴儿车吗?同行看了也得傻。

吉利这波不装了:用“流氓”思维造车,同行都看傻了-有驾

最终,买车买的是什么?不是一堆钢铁和零件的组合,而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解决你“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婆”的出行窘境的解决方案。博越L做的,就是把这个方案给你掰开揉碎了,告诉你每一个痛点它都想到了。这已经不是产品力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你别管我正不正经,但我就要把你伺候舒服了”的流氓态度。就问你怕不怕!所以别分析了,也别对比了,在绝对的空间和无微不至的细节面前,所有的技术参数,都显得有点可笑。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用户的痒点给你挠穿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