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三桥上,200辆无人驾驶的奇瑞车队整齐划一驶过。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我在现场亲眼见证的奇瑞猎鹰智驾“百车方阵”实测——没有安全员接管,全程自主完成复杂桥面通行。这个震撼的开场,让我对尹同跃董事长“奇瑞智驾就是第一梯队”的宣言产生了强烈好奇:技术宅这次真能逆袭?带着疑问,我深入体验了这套系统,结果令人惊喜。
一、亲测通勤神器:15公里零接管的早高峰
拿到星纪元ET试驾车第一天,我决定复刻高新华博士(奇瑞研发负责人)的日常:早高峰从家到公司15公里全程智驾。设定导航后,车辆自动驶入主路。最让我捏把汗的是连续两个无保护左转路口——对向车流密集,行人穿插频繁。但猎鹰700系统异常沉稳:先减速观察,找准10米空档果断切入,转向流畅得像老司机。更绝的是窄路遇违停车,屏幕突然弹出“三点掉头”提示,只见车辆自动挂倒挡后移,再前转让行,全程一气呵成!抵达地库时,VPA代客泊车更让人大开眼界:人刚下车,车子已自己拐进宽度仅多出8厘米的立柱车位。高博士那句“解决了我所有通勤困难”,此刻我深有同感。
二、解剖猎鹰实力:理工男的硬核底牌
为什么这套系统敢称第一梯队?拆解其三大版本后发现玄机:
- 入门即高配的猎鹰500:最低6.59万的小蚂蚁就配齐22个传感器(7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实测中,它轻松应对高速大曲率弯道,还能绕开故障车自主进服务区——同等价位的竞品多数还在玩自适应巡航。
- 越级体验的猎鹰700:给星纪元装上激光雷达后,场景通过率飙升。暴雨天过施工路段,激光雷达穿透雨幕识别锥桶,毫米波雷达锁定突然窜出的外卖车,四种传感器融合犹如交响乐团协作。130km/h时速下的AEB急刹,比我反应快2秒以上。
- 堪比科幻的猎鹰900:3颗激光雷达+千TOPS算力组合,在快速路上真正放开双手(法规允许路段)。它的世界模型能预判“蝴蝶效应”:前车刹车灯亮起瞬间,系统已同步减速并闪烁双跳提醒后车——这种类人思考源于180万次场景仿真训练。
三、征服全球的秘密武器:人机共驾哲学
在德国慕尼黑试驾活动现场,工程师演示了欧洲特供模式:当德国用户嫌NOA太保守,深踩油门瞬间,系统立刻让出控制权;轻扶方向盘转向时,智驾像副驾老友般默契配合。这种“人机共驾”思维的背后,是奇瑞跑遍50个国家、超1000万公里路测的积累。徐有忠博士透露关键细节:芬兰冰湖测试时,系统发现当地冬季胎摩擦系数特殊,连夜自研出冰面转向算法。这种扎根全球的笨功夫,让奇瑞在欧美拿下最严苛安全认证。
四、技术普惠的真谛:让油车也“聪明”起来
最颠覆认知的是瑞虎9燃油版竟支持城市NOA!传统油车智驾有三大死结:小电池撑不住大算力、机械底盘响应慢、缺少散热系统。奇瑞的破解方案堪称魔术:
- 静态电池优化算法,耗电堪比手机充电;
- “星枢数字基座”让指令传输快过神经反射;
- 给域控制器加装微型水冷——就像给电脑CPU装散热器。
停车场实测时,燃油车和电车同步上演“离车泊入”:车主关门走人,两车自己排队入库。这种“油电同智”的普惠逻辑,让隔壁燃油车主看得目瞪口呆。
五、越野黑科技:智能拓荒者诞生
捷途旅行者的猎鹰Off-Road系统,在皖南河道实测中展现统治力。开启“智能循迹返航”后,车辆自动记录越野路径。返程时突遇涨水淹没车辙,系统调用卫星地图+惯性导航,在无信号区精准找回原路。更惊艳的是“纵横天巡”技术:无人机升空扫描地形,中控屏实时生成3D脱困路线——岩石坡面竟标注出最佳抓地点位,硬派越野秒变地理学家!
结语:第一梯队的重量
七天深度体验后,再看尹总宣言已非豪言。奇瑞的底气在于:百元级激光雷达让安全冗余成标配;14000Pflops算力日吞2000万公里数据;独创人机共驾哲学破解全球化难题。当6万级小车能自动过ETC、15万燃油SUV可记忆泊车时,智驾平权时代真正到来。猎鹰或许暂非单项冠军,但它用理工男的执着证明:把高阶智驾卷进寻常百姓家,才是第一梯队的终极使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