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

关于“摩托车装个行车记录仪,咋就这么贵?”,别说,确实有点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这事看着像个普通的消费纠纷,实际上细扒下去,比电视剧都精彩。

哪怕你不是机车发烧友,多多少少也听说过汽车上加装那些高科技什么流媒体记录仪啥的,就是那种前后双摄、停车监控、哨兵模式,功能张牙舞爪的,结果做市场那会儿,五百块就能全套包安装带走,人家汽配城师傅手脚麻利,十来分钟一套又一套装得妥妥的。

而且三年前就这价,现在价格还往下掉,产品换代了还更实惠。

别的不多说,摩托车这一块就跟“同人不同命”一样,大部分记录仪售价不是五百就是上千,你要说啥牌子啥配置还真看不明白,内行人都直摇头。

谁能想到,一台摩托装个简单的记录仪,费用堪比给小轿车全身大保健。

话说回来,贵阳这地交通混乱那是出了名的。

骑摩托出门,仿佛王者荣耀排位,有概率遇见神队友,也有可能突然被“送”一下,全靠命硬。

以防哪天天降意外,我也想着给自家那辆X7装个靠谱的行车记录仪,底线要求不过就是“前后都能拍、分辨率不烂、车牌能看清”,要啥大屏、车联网,能不花里胡哨最好,咱也不差那几百块,只是不想当韭菜挨割多花冤枉钱。

惦记着网上先找资料,摩托行车记录仪品种稀少,价格却奇葩得一塌糊涂,有两三百的,有两三千的,选来选去头都大了。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实际上,摩托一族普遍觉得:摩托行车记录仪卖得贵那叫“行业共识”。

有点像以前猫腻满天飞的手机屏幕贴膜,品牌多,功能多,价差更大。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你想要前后双摄,很多时候发现便宜货只有单摄,要想分辨率高得能看清车牌,不好意思,小品牌没戏,好牌子加个隐藏式的价格直飙五百,简配的都快没市场。

扒拉着选来选去,最后搞到个三四线以下的小众品牌记录仪,267块,功能倒算够用,但总感觉像捡了个便宜,其实是“能用就行”。

东西到手才是“磨人的小妖精”真正登场 ——摩托车这玩意,你没专业工具,拆线破壳比做数学证明还累。

一堆螺丝一堆线你拆吧,分分钟把自己车线缠成麻花。

于是直接怂了,找机车店师傅,按惯例觉得给点工时费就完事,结果师傅开价280,说实话我是真没见过这么贵的工时费用。

汽车换个刹车油、加防冻液都用不上两百块,摩托装个小玩意竟然价格翻倍,和装空气滤芯一个价。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磨了半天嘴皮子,师傅终于点头让利——260成交!结果整个记录仪加安装一共花掉527元。

真是肉疼得想哭,那点工时费几乎和买设备的钱持平,心里忍不住吐槽:“我这车以后怕是卖不起价了。”

买摩托之前,谁也没认真算过养车成本。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但现实就是,洗链条50块,拆个护杠上个牌也要80,随便换个机油三四百打底。

更离谱,像贵一点的比亚乔X7,光是换个皮带就561元,上次大保养一通操作加清洗,机油、机滤、刹车油花了1334元。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对比汽车保养才五、六百,还是壳牌、美孚全合成那种,保养一次扛得住一万公里,真心觉得摩托这边水太深,谁用谁知道。

这到底咋回事?难道摩托就是天生比汽车贵?这价格背后的逻辑,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说白了,摩托车售后那块,真不怪你买贵了,更多是“市场乱象横行”。

终端市场车型价格体系乱得像打翻的调料盘,啥配置、啥品牌都能单飞,每家标价一套,缺个统一标准。

有时候,同样型号你在不同渠道买,加价能把人看傻眼。

配件更是个迷,品牌车型配件不通用,维修适配难度大,想找个便宜合适的,简直像在麻辣火锅里挑出一粒花椒。

最让人头疼的,是零部件、改装件长期“价格说了算”,成本你永远弄不明白,经销商自己拍脑袋,想让消费者头大几倍。

管你愿不愿意,定价直接“空气”,门槛模糊,价格高得离谱,维权难度也是逆水行舟。

为什么摩托车记录仪、胎压监测那些刚需,后期加装这么贵?

有时候真是“一步到位”才是王道,出厂自带配置好用又稳妥,后续自己捣鼓,不仅破拆伤车,还有各种兼容不确定,改装费直线上天,还不一定和原厂的严丝合缝。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很多人还在想省点钱自己装,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报废了保修、弄坏了电路,甚至还会丢掉一大笔车损险。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行业生态的乱,根子没理顺,只能让消费者继续“花冤枉钱”,你说冤不冤?

有朋友吐槽:“摩托市场就是专门薅‘精致穷’的羊毛。”

听着像玩笑,其实也印证行业症结。

其实摩托市场最核心窘境,还是配套产业链短板突出,终端虽有需求,售后服务成熟度远远不及汽车。

有些品牌苦于规模不大,配件通用度低,维护维修成本高得离谱,流程随意化也滋生了诸多乱象。

部分机车店师傅价格“自说自话”,没统一工时标准,质保服务遮遮掩掩,顾客往往只能“认栽”。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很多摩托玩家买设备不差钱,但一听到自己买的“性价比神器”其实只是“高价智商税”,谁还能不膨胀点火气?

再一看汽车市场,就是另一番景象。

产业链条成熟到家,大牌配件通用,汽配城门槛低,价格透明,售后服务明码标价。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一台汽车保养,流程清晰,费用压得死死的,哪怕你选最好的壳牌、美孚也不过几百块。

再瞅摩托这边,东家一口价,西家又一个价,连安装都能让你绞尽脑汁。

这服务标准,简直比“拼夕夕”还会拼,人做账全靠本事。

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为何价格比汽车贵出几倍?行业内幕深度剖析-有驾

反问一下,难道摩托车用户就该被默默收割?

市场配套不健全,服务不规范,价格随意化,哪天真出个事故或者设备出毛病,赔钱不说,连维修都要“抢红包”一样谈价。

再看行业发展,摩托市场全靠爱好者撑场面,政策扶持有限,售后维修体系没跟上时代,连用户维权都跟“打游击”似的,能不堵心吗?

其实,摩托行车记录仪价格虚高不是不能解决,行业标准要定,你不能闭着眼睛拉个价,消费者天天被薅羊毛。

越是这种“小众刚需”配置,越应该鼓励原厂一步到位,完善售后体系,杜绝乱象。

谁都不想买东西掉进黑洞,没底价、没保障、没标准,花钱容易后悔更容易。

说到底,是市场需要成熟化,需要规则,需要真诚的透明。

摩托小哥不是主业,就是图个自由和乐趣,不该受制于隐性收费和行业“潜规则”,哪天能有透明统一的工时费和配件价,估计每个人麻袋里都能多省几百块。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好奇自己装过什么“冤枉钱”设备?

摩托市场乱象,你怎么看?

欢迎你留言交流,聊聊你遇到的那些“价格迷惑行为”——有没有哪次消费把你气得直拍大腿?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