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氪M-Vision概念车在洛杉矶首次亮相时,其前卫的无B柱设计、可旋转座椅和完全为自动驾驶优化的座舱布局,让全球汽车媒体惊呼来自未来的出租车。如今,这款概念车的量产版本终于浮出水面——代号CM1E的极氪全新商用车型,正悄然改写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游戏规则。
从概念到量产的华丽转身
CM1E源于极氪与Waymo合作的M-Vision概念车,但并非简单复刻。由于原概念车基于完全无人驾驶理念设计,量产面临巨大挑战。极氪工程师创造性地保留了概念车的科幻基因,同时融入现行家族设计语言,打造出这款既前卫又实用的商用车型。其子弹头造型与极氪007同款的智能灯幕形成强烈视觉记忆点,贯穿式尾灯则延续了品牌辨识度。
与侧重豪华商务的极氪009不同,CM1E定位更偏向商用市场。车身采用独特的双A柱设计,取消传统B柱结构,配备双侧电动滑门,最大开门宽度达1.4米,极大提升了载客效率。内饰采用极简风格,隐藏式出风口与半椭圆仪表盘构成未来感驾驶舱,中控区域可选装多功能中岛或冰箱配置,满足不同商用场景需求。
技术底层的颠覆性创新
CM1E基于极氪专为智能出行开发的浩瀚-M(SEA-M)架构打造,这是吉利集团收购瑞典CEVT技术中心后的重要成果。该架构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L4级自动驾驶的硬件需求,预留了丰富的传感器接口和算力支持。车辆采用四轮四角布局,短车头设计释放出惊人内部空间,后排腿部空间远超同级传统车型。
动力系统预计将延续极氪007的800V高压架构,搭配金砖电池组,支持4.5C超快充技术,15分钟即可补充500km续航。座舱搭载高通8295芯片,运行极氪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M1E某些版本可能配备可180度旋转的座椅,这种通常在高端MPV上才能见到的配置,展现了极氪对商用场景的深度思考。
商用市场的破局者
在Robotaxi和高端商务接待领域,CM1E展现出独特的产品力。其模块化设计允许快速切换商用配置,前排可选传统双座或创新的3+3六座布局。无B柱结构和超大侧窗不仅提升上下车效率,更创造了通透的乘坐体验。这些设计细节直击商用车辆的核心痛点——运营效率和乘坐品质。
安全方面,CM1E面临传统车型未曾遇到的挑战。取消B柱后如何保证侧面碰撞安全性?前排中间座位乘客如何获得充分保护?极氪工程师通过强化双A柱结构、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等手段,在保持设计创新的同时满足严苛安全标准。这种平衡艺术,正是CM1E技术实力的最佳体现。
极氪商业版图的关键拼图
CM1E的诞生标志着极氪完成从私人市场到商用市场的战略布局。与CX1E主攻家庭SUV市场、CC1E瞄准旅行车爱好者不同,CM1E及其姊妹车型CM2E开辟了全新的商业赛道。这款车不仅服务于Waymo等自动驾驶公司,更将改变高端商务接送、机场贵宾服务等传统商用场景。
从产业链角度看,CM1E展现了吉利集团垂直整合的战略成果。威睿电驱、自研电池、CEVT架构技术在这一平台上完美融合,形成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当传统车企还在为转型焦虑时,极氪已通过CM1E这样的创新产品,悄然卡位未来出行生态的关键节点。
当科幻照进现实,CM1E代表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出行变革中的话语权提升。这款融合北欧设计美学与东方工程智慧的产品,或将重新定义中国制造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内涵。在极氪的产品矩阵中,CM1E或许不是销量担当,但它无疑是品牌迈向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的关键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