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既能5.2米转弯半径横穿菜市场,又能900毫米涉水穿越暴雨内涝;既能化身城市通勤的“蟹行神器”,又能化身荒野求生的“钢铁巨兽”——这种看似矛盾的设定,正在猛士M817身上成为现实。 作为30万级唯一搭载华为全栈智能的硬派越野SUV,它用“磐石底盘”技术重新定义了“全能出行伙伴”的标准,让硬派越野不再是小众玩家的专属玩具。
在早高峰的立交桥下,猛士M817的10°后轮转向技术开始展现魔力。
当传统越野车需要反复倒车才能通过的狭窄车位,它只需轻点方向盘,5.2米的最小转弯半径便能“一把轮”完成掉头。 更绝的是“蟹行模式”——后轮反向偏转10°,车身如同螃蟹横移,侧方停车时连新手司机都能一把入库。 这种灵活性背后,是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的精准控制:27个传感器+激光雷达实时扫描环境,160多种车位类型自动识别,连“夹缝停车”这种世纪难题都能轻松破解。
在拥堵路段,采埃孚CDC连续阻尼减振器开始发力。每秒500次的动态阻尼调节,让车身在走走停停中始终平稳。 一位深圳车主分享:“早高峰跟车时,前车急刹的冲击感被过滤得像坐船,后排孩子居然睡着了。 ”这种舒适性甚至让部分用户将其称为“移动头等舱”——Nappa真皮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丹拿18扬声器音响配合256色氛围灯,即便堵车也能享受沉浸式影音体验。
当车辆驶上高速公路,猛士M817的“黄金三角”动力系统开始接管。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下,前电机与马赫M越野发动机协同工作,系统综合功率505kW、扭矩848N·m的数据,足以让它在6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 但更惊人的是能耗表现:馈电油耗仅7.24L/100km,CLTC综合续航1300km,实测从北京到青岛全程高速仅需一箱油。 一位长途自驾爱好者实测:“从成都到拉萨全程无充电桩,油电混动模式让充电焦虑彻底成为历史。 ”智能驾驶则让高速体验再升级。
乾崑智驾ADS 4支持高速NCA功能,自动完成上下匝道、汇入车流等操作。 一位杭州车主记录:在沪昆高速连续变道超车时,系统预判准确率高达98%,甚至比老司机更果断。 而鸿蒙座舱5.0的6屏联动(含后排控制屏),让全家出行时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副驾刷剧、后排投屏游戏、中控导航同步,堪称“车机界的六边形战士”。
当车轮碾过碎石路面,猛士M817的“磐石底盘”开始显露真容。全铝材质副车架比传统钢制轻30%,但抗扭刚度提升50%,搭配VMC智能域控技术,纵向、横向、垂向三向协同控制让车身如“变形金刚”般灵活。 在内蒙古阿拉善的交叉轴测试中,单轮悬空状态下仍能稳定脱困,智能E锁系统自动分配扭矩,让新手也能挑战专业越野场地。
极端环境才是终极考场。900mm涉水深度让它在南方暴雨中畅通无阻,IP68防水等级的电池包即便被1.5米深水淹没仍能正常供电。 战甲车身高强度钢占比83.2%,A柱采用2000MPa热成型材料,实测以50km/h撞击防撞梁后,乘员舱完整度堪比保险箱。 一位户外博主在西藏无人区遭遇陷车:“用原厂绞盘+坦克掉头功能,硬生生从泥潭里拽了出来,全车电路居然滴水未进。 ”
自4月22日亮相以来,猛士M817的预售订单已突破2万台。这个数据背后,是30万级价格对市场的精准打击——相比进口硬派越野动辄百万的售价,32.99万的起售价直接砍掉三分之二。 更关键的是华为生态的加持:鸿蒙座舱与手机/平板无缝互联,乾崑车云服务提供7×24小时安全监控,让科技不再是噱头而是刚需。
在成都某4S店,销售经理透露:“来看车的用户中,60%是城市中产,他们既需要周末自驾游,又不愿放弃商务场合的体面。 ”这种“一车多用”的特性,正在改写市场规则——当越野车开始比拼车载冰箱容量和座椅按摩功能,传统城市SUV的护城河正在消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