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吧,世面上的MPV都快卷疯了,结果这次克莱斯勒来了一出“野”味十足的大捷龙灰熊峰,官方刚放图,不少车迷就开始盘算这玩意儿到底哪儿和以前不一样,哪里又真的配得上“灰熊”的名头。
你想,原本这大捷龙就是个四驱家用大MPV,结果一顿改造,硬生生把一台城市里接送娃的空间战车,打造成露营探险的“轻悍马”,这其中到底走了哪些弯路,又怕错过了哪些亮点?这价格,别说海外的45445美元,折算成人民币那也是三十多万,概念车更贵点,值不值,咱们一起来琢磨琢磨。
首先,先看车身底子这块儿,说是基于四驱版大捷龙再升级,底盘高度是头一码事,前悬架直接抬了70毫米,后面拉高64毫米,这一数据咋看咋像是给大块头做高跟鞋,谁说MPV就不能玩离地空间?31英寸的大轮胎一上,百路驰全地形胎还是货真价实业内公认的狠角色,就是说它不光能镇得住泥泞路,城市烂沟也能怼过去,把MPV的“温柔敦厚”瞬间变野了。
灰熊峰全身披的那层新哑光漆,低调又有劲,保险杠和侧裙没涂漆这事,看似偷懒,其实是少了刮痕多了修车省心。按网上说法,直接裸露金属,磕了碰了不心疼,直接换件,花的钱少,烦恼也少,这算是户外玩家的贴心设计了。
车顶平台绝对是灵魂,行李、帐篷、露营灯,搬家也不觉得愁,两侧还能安装遮阳篷,等夏天在野外吃瓜聊天,真像电影里的美式公路场景。如果还不满意,车厂还准备了原厂挡泥板,土路不怕泥水打脸。前脸上那两个熊头装饰,说白了就是让这车有点个性,谁家MPV能有这种点缀,不高调也不扎眼,一看就属于爱玩的人。
打开车门,一股子北美范扑面而来,黑白拼色座椅十分硬核,橙色缝线在安全带、方向盘上点缀,视觉上也舒服,不会腻眼。第三排座椅直接拆了,只剩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这设计其实挺美式,用空间讲究实用,晚上真能直接“变床”,速食一觉没压力。后备箱底藏着储物格,防水地垫、急救包一应俱全,真正的户外狂人让你省得老琢磨行李收纳。
不过有一说一,大捷龙之前因为电池隐患在国内曾砍掉一千多辆插混版,引起不少人担心。这回新车是燃油的,理论上不会步老路,电池隐患那“坑”基本填了,官方没说要引进国内,国产玩家基本只能远观。
动力那块,继续用3.6L V6自吸,214kW和355牛米这套参数在同级里够用,变速箱是9AT,全时四驱配置,跑野路不用发愁,只不过喜欢激情驾驶的人想尝点“猛料”那得腆着脸去找改装店了。你说油耗?别幻想普通MPV那种秩序感,底盘加高、大轮胎、全时四驱,“吃油如喝水”不过是常规操作,美国人开车不心疼油,国内就真得琢磨琢磨是否划算了。
说到竞品,那就是老熟人丰田赛那越野版,去年出了林地那个配置,底盘高、四驱、轮胎也不是省油的灯。再有本田奥德赛美版,加上起亚嘉华越野款,这仨一直在细分市场抢饭碗,可一个比一个不便宜,想在中国亲民点?恐怕还得市场再培养培养。
国内玩越野的MPV其实还是小众圈,赛那能做点动静纯粹仰仗丰田的口碑,大捷龙插混去年卖得也就一丢丢,价格高,电池又闹了点乱子,直接给召回了,损伤了点口碑,这回燃油版出来,价格依旧不便宜。而且帅是帅了点,但就怕“叫好不叫座”,一出场就被贴上了“美国原装硬核户外”标签,普通消费者一听烧油,价格上天,也就止步了。你要非说热销,还真不见得。
大捷龙这波改装,倒是把实用性做到了极致。车顶平台不是噱头,带着全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露营,帐篷、储物箱、钓鱼杆能全收纳进去,后备箱宽敞如干粮库,连防水垫都安排上,光看这些配置眼里就闪光。不用操心开着出去碰泥路,底盘高、胎径大,真就往前冲都不怕“搓板路”。
方向盘的换挡拨片留着,估计也算是一种妥协吧——既然是改装,也保留一部分日常驾驶的手感,开起来不会陌生。这和那些一改就彻底舍弃舒适性的纯越野车,多少有点区别。车顶灯原厂用的是出名的ARB,夜晚露营亮度肉眼可见,对比一般MPV或者城市SUV,是真有优势。
这车的消费群体基本可以画像了:喜欢户外,不愿意舍弃空间,不怕油费,也对外观风格有点要求,既想带娃郊游,又能和朋友扎营过夜。再说车内皮质座椅,耐用性是给点赞的,哪怕孩子吃上去撒果汁也不会成灾难现场。国内养车买越野MPV的人本来就少,普通人要么买SUV,要么买纯家用MPV,有钱有闲玩露营的还是小圈子里的事。
美国的人情世故和国内完全不是一个画风,那边自驾、露营风靡,无论是野外还是营地,硬核MPV的需求很旺盛。国内也不是没人买,比如赛那的越野款,点亮了不少“想出去浪”的人,但大捷龙品牌认知度实在低,加上指导价高,全国经销商点少,种种因素叠加,就成了“豪车中的奇葩”。厂商想一口吃下国内这块蛋糕,恐怕得先干不少活儿。
有的网友说,看这配置就值三十万多不贵了,但你仔细琢磨,换算人民币后,多出来的钱能在国产MPV/SUV里买一堆实用配置,况且质保、售后、保值率这些细节,国产车一时还真稳得住,美系车天生在华是“客串演员”——想红,还得砸钱和时间。
其实这波改装也并非全然野蛮升级,诸如座椅布局的变更、第三排取消,都是为了户外场景做取舍。晚上两个人直接在车里睡,前后空间足够,等白天可以把装备一把收进后备箱,开出去野炊、徒步、钓鱼都不是难事。美规MPV正是在这种细节上“懂你”,就是国内的实际需求不一定能同步。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么大体量的家伙,毕竟平时城里代步,油耗、车位都是难事,那些想与自然亲密接触,又不愿意舍弃大空间和舒适性的用户,这车算是下了狠料。玩越野不再是小众SUV的专利,而是功能型MPV的新潮流。
不过,有些现实问题也不能避开,像国内加油站油价,养得起美系大排量,光一箱油的钱都能让不少人多想两秒。再加上车身尺寸巨大,开进城区挤停车,不知道多少新手司机要抓耳挠腮。“想要面子还是里子”俨然成了克莱斯勒MPV改装后的灵魂拷问。
说起来,这车自带满满的露营装备“基因”,但中国目前的地形和消费习惯还没完全追上来。要是真把这车摆到国内经销商展厅,不见得会引发排队抢购的情况,更多是懂行的人点头,普通消费者一看油耗、售价,“细品就过了”。
像美国市场那种自驾热潮,就像咱楼下散步遛狗那么稀松平常,克莱斯勒灰熊峰就是奔着这个场景去的,功能、实用性样样齐,就是贵、就是小众,却也算有点个性。如果你是走野路不怕磕,大空间装得下家人和装备,油钱不心疼,这车其实很合适;反之,大多数追求经济实用的人,选择可能就不太一样。
不管怎么捯饬,这种原厂“硬核改装”其实也在挑战着传统家用的边界。当多数人还在比后排空间大小、智能系统谁更炫的时候,灰熊峰用一身“野路子”告诉大家——玩车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汽车也不仅仅是四个轮子加钢壳。用空间承载远方、用改装满足自由,这种精神对中国市场来说,或许还要点时间发酵。
说到这,你觉得中国用户未来会不会流行起类似美式的探险风MPV呢?你要真考虑以后出行模式转变,这种车的定位是不是能打动你?等你留言,咱们继续讨论“野车”的故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