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让人关注的,那就是问界M7又有了新动向。
网上流传出了一组盖着伪装布的新款问界M7的照片,虽然看不清全部细节,但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不少。
很多人可能心里会犯嘀咕,现在的问界M7不是卖得正火吗?
订单都排到好几个月后了,怎么这么快就要推新款了?
是不是觉得现在的车有什么问题,急着要改呢?
其实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这次所谓的“新款”,压根就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小改小动,比如换个保险杠、加个颜色那么简单,这几乎可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全面升级,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款顶着M7名字的全新车型。
首先,咱们得从最根本、最骗不了人的地方说起,那就是车身尺寸。
这是一个硬指标,直接决定了一辆车的级别和内部空间。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问界M7,车长是5米出头,具体是5020毫米,而轴距是2820毫米。
这个轴距在它所处的中大型SUV市场里,说实话并不算突出,虽然华为通过很厉害的空间优化,让车内感觉还挺宽敞,但底子上的尺寸摆在那儿。
可这次曝光的新车就不一样了,根据各方消息汇总,新车的轴距将直接从2820毫米,一跃提升到3050毫米。
这个数字的变化可太关键了。
轴距一下子增加了23厘米,这可不是把车身前后拉长一点就能做到的,它意味着整个车的底盘平台都换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原来是两室一厅的地基,现在直接给你换成了一个能盖大三房甚至四房的地基,整个结构都变了。
3050毫米的轴距,已经完全达到了像理想L系列那样的主流中大型SUV的黄金尺寸,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华为要这么快推出新版本。
他们不是在修补,而是在用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平台,来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大型家用SUV,从根源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让后排乘客能真正享受到奢侈的腿部空间,乘坐舒适性也会有质的飞越。
所以,大家可以把这款新车理解为“问界M7 L”或者一个全新的序列,它和现款M7的关系,可能就像苹果手机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 Max一样,虽然都叫15,但内在和体验完全是两个档次。
看完了“骨架子”,咱们再来看看它的“新衣服”。
这次的外观设计,明显是向自家的大哥,也就是售价不菲的问界M9看齐了。
最显眼的就是车头部分,一改现款车型的圆润风格,变得更加方正、有气势。
特别是那个大灯,采用了和问界M9非常相似的、被网友戏称为“船桨”的造型,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这种家族化的设计语言非常重要,以后只要在路上一看到这个特征,大家马上就能认出来,这是华为问界的车。
除此之外,车顶上那个小小的凸起也暴露了它的秘密武器——激光雷达。
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配置了,有了这个硬件,再配合华为自己最拿手的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就等于给这台车装上了一双能看得更远、更清楚的“千里眼”,无论是在高速上自动巡航,还是在复杂的市区里自动泊车,它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都将再上一个大台阶。
车尾部分也紧跟潮流,换上了现在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显得车身更宽、更稳重。
这些外观上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让这台新车看起来更高级、更像一台新时代的智能汽车,完全摆脱了早期车型的一些影子。
当然,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车子好不好看是一方面,用起来方不方便、省不省钱才是王道。
这就要说到它的动力和续航了。
据悉,新款M7将继续使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
简单来说,这种车就是一台主要靠电来驱动的电动车,但它自己还背着一个“充电宝”,也就是一台1.5T的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安安静静地在后台发电,给电池充电。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既能享受到电车那种安静、平顺、提速快的驾驶感受,又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而这次升级的重点,就是让这个优势变得更加突出。
有消息称,新车的电池容量会加大,纯电续航里程可能会突破3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人来说,这个纯电续航足够你开上一个星期了。
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每天回家充充电,用车成本非常低。
而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需要出远门、跑长途的时候,它肚子里的油就能派上用场了。
在加满油、充满电的理想状态下,这台车的综合续航里程据说能达到惊人的1500公里。
这意味着,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上海,中途可能都不需要进服务区加油或者充电,彻底告别了节假日高速公路上充电桩排长队的烦恼。
这对于那些想买新能源车,但又担心续航问题的家庭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说了这么多升级,最后一个问题自然就落到了价格上。
产品力提上去了,尺寸变大了,技术更先进了,那价格会怎么定呢?
这正是市场最关心的一点。
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和理想L6、L7这些同级别的热门车型掰手腕。
想当初,现款问界M7就是靠着一次非常果断的降价和配置调整,一举成为了市场上的爆款。
这一次,华为手里握着一张更好的牌,是会继续走极致性价比的路线,用一个有冲击力的价格再次震撼市场,还是会因为成本的提升和产品力的增强,把价格定得高一些,去冲击更高的市场区间呢?
这无疑是一场精彩的博弈。
可以预见的是,等到今年9月份新车正式上市的时候,国内中大型SUV市场的竞争将会变得异常激烈,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有更多优秀的产品可以选择,总归是一件大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