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热,真不是一般的热。
一出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马路上感觉都能煎鸡蛋了。
打开停在太阳底下的车门,那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烤箱,方向盘烫得都握不住。
很多人觉得,夏天开车不就是热一点嘛,把空调开大点就行了。
但实际上,这种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我们开车的人和我们开的车辆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很多平时我们不太注意的小细节,在这种天气下都可能变成大麻烦,甚至引发危险。
咱们先说说开车的人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到夏天,尤其是午后,开车特别容易犯困,感觉眼皮打架,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
这可不是因为你懒,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在高温环境下,我们的身体为了散热,会把大量的血液调集到皮肤表面,帮助排汗降温。
这样一来,供应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反应速度自然就变慢了。
开车的时候,哪怕是零点几秒的走神,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夏天长途开车,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比什么提神饮料都管用。
行车路上,最好每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就把车开到服务区或者安全的地方停下来,下车走动走动,用凉水洗把脸,让自己的大脑清醒一下。
千万不要硬撑,疲劳驾驶在夏天尤其危险,感觉困了就立刻休息,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还有一个每年夏天都会被反复提醒,却依然有悲剧发生的事情,就是绝对不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
可能有的家长会想,我就下车买个东西,或者去办个事,前后不过几分钟,应该没事。
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有实验数据显示,当室外温度达到35摄氏度的时候,一台在阳光下停放的密闭汽车,只需要15分钟,车内的温度就能迅速飙升到50摄氏度以上。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是一个能让成年人都感到窒息和眩晕的温度。
而孩子的身体机能,尤其是体温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成人快,体温上升的速度也更快。
在这样高温、缺氧的密闭环境里,孩子很快就会出现中暑、脱水,甚至热射病,这对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器官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请所有家长记住,无论时间长短,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
说完了人,我们再来聊聊我们的车。
车是钢铁做的,但它也怕“中暑”。
首当其冲的就是轮胎。
夏天的柏油路面温度非常高,有时候能达到六七十度。
轮胎在这样的路面上高速滚动,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再加上热胀冷缩的原理,轮胎内部的空气压力会比平时高出不少。
如果你的轮胎本身就有些老化、裂纹或者鼓包,那它就成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爆胎。
一旦爆胎,车辆会瞬间失去平衡,非常危险。
所以,夏天出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轮胎的状况。
如果在路上发现胎压过高,千万不要用泼冷水的方式来降温,因为橡胶骤然遇冷会变脆,更容易开裂。
正确的做法是把车停到阴凉的地方,让轮胎自然散热。
除了轮胎,发动机的“体温”也需要我们时刻关注。
仪表盘上的水温表就是发动机的“体温计”。
正常情况下,指针应该在中间位置。
如果在夏天长时间行驶,尤其是在堵车或者爬坡的时候,发现水温表的指针已经偏向了红色高温区,甚至报警灯都亮了,那就说明你的车“发烧”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硬着头皮继续开,否则高温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内部零件严重磨损,甚至直接报废,那维修费用可就大了。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立即找个安全的地方靠边停车,但先不要马上熄火。
让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一两分钟,因为这时候冷却风扇和水泵还在工作,可以帮助发动机尽快散热。
如果等了一会儿水温还是降不下来,再把发动机熄火,然后打电话请求救援。
夏天还有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风险,就是车辆自燃。
好好的车怎么会自己烧起来呢?
其实大部分自燃事故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原因。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电路老化。
车用久了,一些电线的绝缘层可能会破损,一旦短路打出火花,就可能点燃发动机舱里的油污或者其他易燃物。
另一个原因是油路泄漏,汽油或者机油滴漏到滚烫的排气管上,也很容易引发火灾。
所以,定期给车辆做保养,检查油路和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也可能埋下隐患。
比如,很多人习惯在车里放打火机、充电宝、瓶装香水等物品,这些东西在高温暴晒下,都有爆炸或燃烧的风险。
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危险点,就是一瓶普通的矿泉水。
如果把它放在中控台上,瓶身的弧度和里面的水可能会形成一个类似放大镜的效果,将阳光聚焦到一个点上,时间长了,足以把内饰材料引燃。
所以,保持车内清爽,不要乱放杂物,尽量把车停在地下车库或者树荫下,避免长时间暴晒,这些都是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
最后,夏季的天气也很多变,常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的抓地力会明显下降,刹车距离也会变长。
这时候开车,最重要的就是放慢车速,并且和前车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如果雨下得特别大,导致路面积水,那就要更加小心了。
对于不熟悉的路段,如果看不清水深,千万不要冒险涉水通过。
因为水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障碍物,比如被冲开的井盖或者大坑。
万一车辆在水中熄火了,一定要记住最关键的一点:绝对不要再次尝试点火!
因为发动机一旦进水,再次启动时强大的吸力会把水吸入气缸,水是无法被压缩的,这会瞬间对发动机内部的活塞、连杆等精密部件造成毁灭性的损坏。
正确的做法是,人马上离开车辆,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或者道路救援,等待专业人员来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