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汽车爱好者的圈子里流传着一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说法:你可以只花一万美金,就买到“半台”本田NSX。
很多人听到这话第一反应肯定是觉得奇怪,本田NSX是什么车?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东瀛法拉利”,新车价格贵得惊人,是无数车迷的梦想座驾。
怎么可能花这么点钱就买到半台呢?
难不成是车子被切了一半拿来卖?
其实,这话说的是另一款车,一款在精神上和理念上继承了NSX精髓,但体型、动力和价格都只有它一半左右的传奇小车——本田Beat。
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日本汽车工业无比辉煌的年代。
当时,本田倾尽全力打造出了NSX,这台全铝车身、中置后驱的超级跑车,直接向法拉利、保时捷这些欧洲传统豪强发起了挑战,也证明了日本有能力制造出世界顶级的跑车。
但NSX毕竟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它的性能强大到在普通公路上根本无法施展,高昂的价格也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于是,本田的工程师们动了另一个念头: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理念,打造一台让普通人也能充分享受纯粹驾驶乐趣的“平民跑车”呢?
这个想法的产物,就是本田Beat。
本田Beat属于日本一种非常独特的汽车类别,叫做“K-Car”,也就是轻自动车。
这是日本政府为了适应拥挤的城市交通和节约资源而制定的标准,对车辆的长宽高、排量和马力都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
在这样的条条框框下,大部分汽车厂家造出来的K-Car都是方头方脑、只求实用的代步小工具,就像个能移动的盒子。
但本田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们把这个限制当成了一个展现技术实力的舞台。
这一点,和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些相似,在特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硬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了引领全球潮流的智能汽车。
本田当时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决定在K-Car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复刻一台微缩版的NSX。
所以,说本田Beat是“半台NSX”一点也不夸张。
首先看布局,NSX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这种布局能带来完美的车身配重和操控感,通常只在昂贵的超级跑车上才能见到。
而本田Beat,在这小得可怜的车身里,也硬是采用了同样的中置后驱布局,把发动机放在了驾驶员的座位后面。
当然,它搭载的不是NSX那台轰鸣的V6发动机,而是一台排量只有0.67升的直列三缸发动机。
从数据上看,这台发动机只有区区63匹马力和44磅英尺的扭矩,听起来甚至有些寒酸。
但魔鬼藏在细节中。
本田的工程师们为这台小心脏用上了一项看家本领,叫做“多喉直喷响应控制系统”(MTREC),说白了,就是给每个气缸都配备了独立的节气门,这让发动机的油门响应速度快得惊人,几乎没有任何延迟。
更疯狂的是,这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可以轻松拉到8500转!
当你深踩油门,从身后传来的不是普通家用车沉闷的噪音,而是一种类似高性能摩托赛车般高亢、尖锐的嘶鸣声,转速表指针飞速攀升,那种感官刺激和人车合一的感觉,是现在很多靠电脑模拟声浪的涡轮增压车完全给不了的。
它的极速确实不高,大约只有每小时135公里,但这恰恰是它的乐趣所在。
开一台几百匹马力的超跑,在城市里可能刚挂上三挡就已经严重超速了,一身武艺无处施展,总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憋屈感。
但开着本田Beat,你可以在每一个高架匝道、每一段山路弯道,都放心地将它的性能压榨到极限,每一次换挡、每一次转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车身和路面的回馈,体验到那种完全掌控车辆的纯粹快乐。
除了动力系统,本田Beat在其他设计上也处处体现着“驾驶者之车”的理念。
它配备了前后全独立的悬挂系统,保证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有稳定且可预测的操控表现。
车内布局极其简洁,所有设计都围绕着驾驶者展开。
包裹性很好的斑马纹座椅、为了方便做跟趾动作而精心布置的踏板、行程极短的手动挡杆,都在告诉你这是一台纯粹用来开的车。
再加上几乎没有A柱遮挡的开阔视野和可以手动折叠的软顶敞篷,让你能和外界环境进行最亲密的接触。
那么,这样一台诞生于日本的趣味小车,现在我们能买到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很多国家的“25年进口车法规”,生产于1999年之前的本田Beat现在已经可以合法地进口并上牌。
在日本的二手车拍卖市场上,一辆车况良好的Beat,价格大约在5000美元左右。
即使加上运费、关税和各种手续费,总成本控制在一万美元以内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不想自己折腾进口流程的人来说,也可以找专业的进口商代为办理,省心省力。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这种老旧进口车的后期维护问题。
这一点,本田Beat也表现得相当友好。
它的机械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现在汽车上那些复杂的电子设备,对于喜欢自己动手保养和维修的车迷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大玩具。
而且,由于本田在全球市场的保有量巨大,它的很多易损件,比如刹车片、滤芯等,都可以和其他本田车型通用,零件并不难找。
那台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只要正常保养,就以皮实耐用著称,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再加上它百公里不到5个油的超低油耗,日常持有的成本甚至比很多普通家用车还要低。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它的缺点。
作为一台K-Car,它的尺寸非常小,车内几乎没有任何储物空间,实用性基本为零,你别指望开着它去超市大采购或者带着家人长途旅行。
它更像是一辆可以合法上路的卡丁车,一个能给你带来无穷乐趣的“大玩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车的收藏价值也开始慢慢显现。
它的总产量只有三万多台,设计独特,又有“平民NSX”的光环加持,品相好的车源越来越少,价格也在稳步上涨。
在今天这个汽车越来越趋向电动化、智能化,驾驶体验越来越被电子系统模糊化的时代,本田Beat这样的车显得尤为珍贵。
它身上没有花里胡哨的驾驶模式选择,没有模拟出来的发动机声浪,也没有过度干预的电子稳定系统。
它提供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机械回馈和驾驶乐趣。
它提醒着我们,开车的快乐,并不一定来源于昂贵的价格、强大的马力或惊人的加速数据,而可以仅仅是来自一个紧凑的底盘、一台高亢的发动机,以及人与机器之间最纯粹的沟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