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网友对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功能赞不绝口,但我不得不说几句实话。
首先,我得承认,我对高德地图推出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印象深刻。当这个功能首次在我使用高德APP时出现时,我被其精准度深深吸引。毕竟,这是我在导航APP中首次见到的高精度地图展示。
但话说回来,有些评论确实夸大了这项功能的实际表现。
下面这张图,能够直观地展现普通导航地图与高精度地图之间的差异。
普通的导航地图通常只提供道路级别的数据,比如图中道路R1连接着R2,R2再连接到R3和R4。这种连接关系我们称之为拓扑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导航APP,即使尝试展示4车道或5车道的高速公路,也只能画出一根线,因为数据有限,不能准确反映每个车道的细节。
而高精度地图则不同,它能提供车道级别的数据。除了道路级别的拓扑关系外,还能精确反映每个车道与其他车道的连接关系、车道宽度、经纬度等信息。正是这些车道级别的数据,使得高德的车道级导航功能能够如此出色地呈现在导航APP中。
高德已经完成了国内30万km的高速和主干道的高精度地图制作。许多导航辅助驾驶功能都依赖于高德的数据。因此,将高精度地图应用于高德APP中,是顺理成章的一步。
不过,需要澄清的是,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车道级定位。它更多地是在地图上绘制了车道级的细节,但并未实现精准的车道定位。
实际上,业内所说的车道级导航是指导航APP能够根据终端(如手机)的定位信息,准确判断车辆所在的车道。然而,目前手机的定位精度还远未达到车道级别(误差范围通常在5米左右),因此,仅凭高德地图很难实现真正的车道级导航。那么,为何高德地图会给人这样的错觉呢?
这主要归功于两点:首先,当APP无法确定车辆确切位置时(尤其是在多车道的直路上),它会放大车辆模型,跨越多个车道,以减少定位误差对用户的影响。其次,根据用户的终点信息计算导航路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位精度的不足。
此外,由于我们在使用导航时通常会预设目的地,这也有助于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在一些复杂的分岔路口,尽管定位精度可能不足,但APP会根据我们的目的地信息,更倾向于将我们的位置信息调整至预定的导航路线上,从而给用户一种定位精准的错觉。
最后,有些人将小鹏导航辅助驾驶NGP的功能与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功能进行对比,这是不恰当的。因为NGP的车道级定位信息依赖于车上的传感器、高精度定位和惯导系统,对定位精度要求极高,远非仅依赖手机低精度定位的高德地图所能比拟。
以上就是我对高德地图车道级导航功能的一些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