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这款宽体SUV,泊车辅助功能在狭小空间中表现如何?实测告诉你,它既有“精准”的一面,也有“卡壳”的时候。
在常规窄位,理想L7的泊车辅助堪称“救星”。离车泊入功能,通过手机App一键启动,系统自动折叠后视镜,精准控制转向角度,避免主驾开门被墙阻挡的尴尬。两侧余量50cm的垂直车位,它可一次泊入,无需反复调整。断头车位、障碍物环绕,激光雷达能识别地库立柱、消防栓等突兀障碍,泊车路径会主动“绕开”30cm以上,避免剐蹭。
然而,在极端场景,它偶现新手式卡顿。极窄车位“反复横跳”,当两侧余量<30cm,系统可能陷入“前进-后退-微调”的循环,甚至中途提示“泊车失败”。环境干扰下也易误判,车位线磨损或被积水覆盖时,纯视觉的Pro版易“认错”边界,导致车身偏向一侧;夜间地库灯光昏暗+旁车强光直射,Max版也可能延迟识别障碍物,出现“快碰到时突然急刹”的情况。
版本差异也决定了“底气”。Max/Ultra版(激光雷达+双Orin-X)在狭小空间的“容错率”更高,极端场景成功率比Pro版高约30%。Pro版(纯视觉)晴天光线充足时表现接近,但暗光环境下对“隐性障碍”识别滞后,建议用户在狭小空间手动确认后再启动功能。
总的来说,理想L7的泊车辅助在“常规狭小空间”中能大幅降低停车难度,但面对“极限挤压”场景,仍需依赖人工判断兜底。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其“离车泊入”等功能已能解决80%的窄位痛点,剩余20%的极端场景则是未来OTA优化的关键方向。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