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过于技术内卷、引发安全焦虑的当下,这句话的含金量再次显现,让五一假期成为汽车安全意识的分水岭: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但随着部分车型发生自燃、智能系统瘫痪、辅助驾驶系统误判导致交通事故的新闻出现,“智能化裸奔、应急方案不足”的隐患开始暴露,消费者也越发趋于理性、从盲目的参数崇拜转向对于安全的追问。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未来的智能汽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在实现极致的享受体验之前,应该先做到让人真正安心——随着一汽丰田bZ5的登场,一汽丰田这家拥有28年电动化积淀的车企,正在用“安全冗余”重新定义着新能源时代的价值基准和企业责任。

安全冗余,一张回归初心的答卷

什么是安全冗余?

这四个字听上去很啰嗦、多余,但在工程学和应急管理领域,它指的是“从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出发,对一些关键部件或功能进行重复配置,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预防潜在风险导致的危害”。

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正如五一出门旅游,游客用手机支付消费的同时,也会携带现金以防万一;即使手机电量满格,我们还是会携带充电宝、数据线,做好双重保障——对于汽车安全来说更是如此,冗余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冗余越多安全性越好,更能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新能源汽车时代,智能和技术革新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消费者在“算力TOPS”“无图智驾”等词汇中眼花缭乱时,一汽丰田的工程师仍在思考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如何让技术回归初心、为更多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兜底”?

2024年4月,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总经理董修惠在发布会上坦言,智能化的快速普及是一把双刃剑,“未来的智能化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答案在如何造车里”。安全冗余就是他们交出的一张答卷,在一汽丰田推出的bZ5纯电车型中,工程师从多重维度展开“双保险”设计,让bZ5成为“安全冗余”的典范:

bZ5车型采用双电路板+双电机+解耦设计,实现了“制动冗余”;采用行业独有的双芯片双电源冗余设计,通过EPB+ECU双芯片+备用电源,实现了“驻车冗余”;而双套信号传输系统,扭矩角度、驱动回路双传输链路,达成了“转向冗余”;1芯片保障工作、1芯片负责监测的双芯片配置,更是实现了“电机控制冗余”。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而为了确保电池安全,bZ5还配置了“五重防护”——车身吸能结构,确保发生碰撞电池不变形;无电外壳,有效预防极端情况下电芯绝缘失效起火,并延长外壳寿命;下置集成式冷却器,材质更厚综合强度更高,确保冷却液不会漏至电池中;“绝缘”冷却液,采用最新开发的可抑制电池短路的驱动用电池冷却液,确保耐久性和安全性;过度充电监测系统,通过三种监测方式监测到电芯,既可避免电池过充导致起火,又确保电池具备更长寿命。

当新能源汽车突破“1000TOPS算力”时,一汽丰田选择放稳脚步、用“544TOPS+33颗传感器组合”实现更高场景通过率;在“无图智驾”引发火热讨论的当下,bZ5坚持“高精地图+感知融合”双链路,降低极端天气情况下的软件退出率,正如董修惠所说,“唯有以安全为底色的智能,才是对用户最真诚的礼遇”。

真正的技术革命,是守护“最小的社会单元”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汽丰田选择用“安全冗余”来重建一套全新的价值体系:四大控制安全冗余、五重电池防护——这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多重保障,并非看似多此一举的技术加码,而是一家拥有28年电动化积淀的车企对“人命关天”和“安全第一”的重量诠释。

2025年4月,在“GIVEME5击掌未来”bZ5技术发布会上,一汽丰田推出的bZ5纯电车型,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安全冗余”的具象体现——bZ5搭载了由“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丰田规避碰撞辅助套装)”合力构筑的Toyota Pilot驾驶辅助,能够实现城市和高速的导航组合驾驶辅助、智能泊车辅助等30余项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安心的辅助驾驶体验。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截至2024年,搭载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辆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0亿公里,成为辅助驾驶进化的最大“经验值”,这相当于一位“超级老司机”连续驾驶至少2万年,超乎想象的驾驶经验,也使辅助驾驶越来越智能、安全、可靠——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还根据丰田规范的安全驾驶行为进行了特别优化,以确保bZ5车主都能拥有丰田倡导的安全、安心体验。

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厂的丰田,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品质保障的金字招牌,确保每一台车都自带高品质、高耐久性、高可靠性的QDR属性——bZ5的115项严苛工况碰撞测试与“0”自燃记录也成为一股行业清流。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与此同时,一汽丰田以硬件冗余(制动冗余、驻车冗余、转向冗余、电机控制冗余)、系统冗余(把容错率刻进DNA)、服务冗余(经销店才是终极安全补丁)来为行业树立安全标杆——全国近600家门店的强大服务保障网络,真正做到了“有路就有丰田车,有丰田车就有丰田店”。

一汽丰田一以贯之的造车哲学,也让大家意识到真正的技术革命不是教会车如何在极限场景炫技,而是让最普通的消费者,在暴雨夜回家路上,能放心地握着方向盘。

从产品安全到社会责任,一家企业的长期主义

从产品安全到社会价值,一汽丰田始终用“安全冗余”贯彻着长期主义的企业理念,28年的电动化经验积淀与思考,也在行业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调“提升整车安全性能”,而bZ5的115项严苛工况碰撞测试超过国标要求,可见一汽丰田“安全冗余”的造车理念,一直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口号不谋而合,共同推动着汽车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2025年,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指数越发重视,行业技术标准也开始悄然升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明确要求自2026年7月1日起,所有在售车型动力电池需通过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安全验证等新增项目,并将热扩散要求从“逃生时间”转向“绝对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

这场关于“安全”的技术革命背后,折射出整个行业安全意识的质的飞跃。而当我们再将目光投向一汽丰田,就会发现它早已通过“安全冗余”的造车哲学,完成了对未来新标准的预演:

28年电动化研发历史、全球3000万电动化用户“0事故”的成绩,都是其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而“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一台丰田开三代,经久耐用信得过”,也是消费者对一汽丰田给出的最好肯定。

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冗余”,他们交出了新答卷-有驾

二十余年来,从陆地巡洋舰到bZ系列,从燃油车到混动车再到纯电车,一汽丰田始终坚守着“安全冗余”的企业哲学。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面对“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一汽丰田用bZ5给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答案:

对于消费者,它让每个暴雨夜的归途,能够更轻松地握着方向盘;对行业来说,它证明参数崇拜不再是唯一的创新,安全冗余才是真正的革命;对于社会,它也重新诠释了汽车社会的本质,不是卷技术、卷参数的比赛,而是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长期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竹 子

编辑 | 贾梦雅

统筹 | 梁 潇

排版 | 思 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