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特别是主城区范围内停车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越来越成为市民出行的难题之一。
于是,各地通过临时停车收费,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车主“短停快走”,从而提高道路停车位的使用率,最大化利用道路资源,避免长时间占用道路停车位的行为,缓解交通压力,维护机动车停放秩序,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空间和城市道路面积也差异较大,停车资源千差万别,于是各地的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也存在差异。下面,就让我们对比一下各地停车收费标准,看一下你所在的城市停车费究竟贵不贵。
超大城市——标准较高,计时单位低至15分钟
新一线城市——部分城市超越北上广深
部分副省级城市——收费标准相对较低
其他部分重点城市——分区分时段收费,标准差异不大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城市级别越高、人口越多,停车资源越紧张,收费也越高。同时,停车收费标准的高地,也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停车场资源供给直接相关。对于部分经济不够发达、收入较低的城市来说,市民对停车收费标准的容忍度相对较低。
停车问题,既是城市管理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既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和建设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包容度、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治理能力。
各大城市还是要在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上来,进一步完善静态交通管理,缓解交通压力,有效促进公共道路资源利用的同时,在停车场设置、数量供应、价格标准制定中充分考虑市民意见,既能够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又更多地方便于民。
你的城市停车难不难?贵不贵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