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

天还没亮,芜湖沿江的工厂外,混着机油味的晨雾刚刚褪去。几只汗湿的工装旧鞋堆在员工食堂门口,有的结了沉旧的泥,有的踩出轮胎专属的几何纹。一辆刚下线的奇瑞艾瑞泽,在流水线上被技师用蓝色手套拍了拍车门,留下一道朦胧的指印。有些故事,就像这串指印,消失之前总要被人看见。

如果有一天,你作为奇瑞的员工,手里攥了一份还没兑现的上市期权,每半个月都要刷一遍新闻,等着“IPO”三个字变成实实在在的数字,会不会有点像等公交车?等了21年,倒不是等到了退休,而等到这个消息终于落地——4800亿年营收,奇瑞要上市了。

这种等待,是技术员在油污和报表夹缝里的橡胶味,是芜湖本地股东和深圳资本之间的推拉门,是中国汽车工业普遍的隐隐躁动。如果说“国产车崛起”这句老话,早都烂俗到可以做成一套麻将牌,那奇瑞,至少能当个王牌。

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有驾

奇瑞汽车这21年里的上市之路,比起沙发上吹着空调轻松聊赚钱,要复杂得多。我们不妨冷静地盘盘证据链,不当故事里的英雄,也不当资本市场的看热闹群众,只做那个可以翻看年报、查表、对照数据,最后递上一句:“这事儿,值么?”的人。

第一回合,2004年。奇瑞想甩开寄身大佬的外衣,单枪匹马上场。在那个还需要靠许可证才能生产汽车的年代,即使你有梦想,有订单、有市场——没有资质,一切免谈。于是奇瑞划了20%的股权给上汽,成为“上汽奇瑞”,换来生存资格。到要上市时,这20%就变成了核心障碍:谁都不想辛苦干出来的活,被别人抢了红利。上汽要增持,奇瑞要独立,大家都没妥协,上市自然黄了。

第二回合,2007年。也许是汽车圈的风水轮流转,也许是脑子真有那么点发热,奇瑞一口气下了N个子品牌:瑞麟、威麟、开瑞……听着是挺热闹的“车海战术”。可惜,子品牌不是儿子多就能打赢架。产品线混乱,投资人犹豫,小微车市场遇冷,碰上美国次贷危机,资本市场冷得像被冻在安徽冬天的河里,奇瑞再一次被拒之门外。最后只能在会议室里互相安慰,“起码过得还健康”。

第三回合,2016年。想借壳上市,偏偏相中的“海螺型材”只懂做门窗,造车和造窗区别比开麻将和打台球还大。证监会说不行,奇瑞也只能接受现实。这时新能源这艘快艇已经下水,奇瑞的小蚂蚁还在岸上散步,一年卖个一万多台,资本市场看不上——“慢一步,失万金。”

如此反复,直到第六回合,终于见到了资本市场的绿灯。秘诀其实很简单:业绩极好,蛋糕做得够大,分谁都不亏。这还要感谢奇瑞这些年痛苦扎实的出口成绩——连续二十二年中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出口突破五十四万辆,月销稳定在二十万台案上。对于投资人来说,哪怕你股权结构复杂得像“穷游指南”,只要钱流是真实的,就值得“上桌砍一刀”。

再看看这份喜气洋洋但略带玄机的股权结构表,足够开一场“谁是真大佬”的推理剧。国资平台持股36.34%,员工持股加董事长尹同跃控18.25%,外部资本包括立讯精密、青岛五道口合起来拿了45.41%。表面上看,外部资本是第一大股东;但只要国资平台和员工持股站在一起,控股权还是稳在安徽本地国资手里。立讯入主,既能把自己的供应链捆进来,又能蹭资本红利,所谓双赢。员工期权平台实控人又是董事长,把程序员和流水线工人一起递到资本市场面前,人和事都不缺角色。

冷静分析,奇瑞上市节奏之慢,其实是很中国式工业的故事。这牌桌有国有企业定力,有民营资本的欲望,有技术匠人的死磕,还有市场的多变和政策的“脸色”,每个变动都能起风浪。是不是笨?也许;是不是稳?也许也是最大优点。对比那些风风火火连年亏损却能讲故事“吹牛挣钱”的新势力车企,奇瑞这份“慢但厚实、迟到更扎实”的盘子,反倒显得有点黑色幽默——技术员数着销量等上市,网红老板数着市值等融资,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不平均。

如果说长跑到上市这条路有多艰难,奇瑞这“苦等21年”,算是中国制造业里最折磨耐心的一场马拉松。你很难用对或错去评判这类企业决策,无论是早上市还是晚推敲,现实可能都不随人意。琢磨一下,芜湖本地的投资人和工人,见证挂牌之日,是不是该庆祝?也许他们只会照样早起,换一双旧鞋,把下线的新车多看一眼:公司上市了,工位没变,对吧?

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有驾
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有驾

当然,奇瑞上市不是终点。港股之门敞开,后边还有“海外资本的试金石”、“技术升级的冲击波”,还有新能源这场谁都看不懂,全世界都在赌的长期游戏。奇瑞能否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这个排名,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悬疑故事,总是有新角色,老玩家出局,新玩家抢风头。

故事讲到这里,或许应该收一收,不说“皆大欢喜”,也不谈“浴火重生”。只剩一个问题:在技术创新和资本欲望之间,企业到底该如何平衡长久的耐心与一时的市场红利?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奇瑞”,才能让工业故事不只停留在新闻夜谈里?

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有驾
奇瑞上市背后:21年等待与中国制造业耐心的马拉松考验-有驾

如果你是那双被汽油味熏黑的工装鞋主人,这天,公司终于上市,你会怎么想?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