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

各位车友们,小编今天要聊的是那位曾经的"六边形战士"——问界M7。去年它还在朋友圈横着走,今年七月销量却只剩四千出头,连刚满月的小老弟M8都敢把它按在地上摩擦。

回想去年十二月,问界为了冲KPI,把M7的优惠卷成了瑞士卷,连隔壁老王都喊朋友各买了一台回家。可是春节一过,该买的人都买完了,展厅里销售比看车的还多。这感觉就像双十一囤的面膜,第二年才发现保质期只剩三个月——不是东西不好,是节奏乱了套。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M8横空出世。这家伙长着M7的脸,揣着更新的芯片,价格却只贵两万。消费者精着呢,同样车标,干嘛不买个"青春Plus版"?M7就这样成了被留在原地的前任,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老款M7那个"小嘴"前脸,曾被吐槽"像没睡醒"——如今改款直接掀翻设计表:鸿蒙智行家族式双格栅闪亮登场,上方窄条幅倒梯形格栅连灯组,下方大尺寸梯形进气口配镀铬饰条,活脱脱就是"缩小版M9"。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从官图看,新款M7几乎看不出现款车型的痕迹。前脸采用与M9高度相似的封闭式设计,仅保留前唇底部窄幅进气口,双层镀铬饰条提升了精致感。银色饰条将灯组分为上下两层,照明效果科幻十足。

侧面轮廓修长,镀铬窗饰条和裙边饰条点缀,车门区域带内凹型面。车长增至5100mm,轴距增至3050mm,比现款长了230mm,车内空间大幅提升。

这哪是改款?简直是给品牌换"正脸"!之前老款和M9、智界S7摆一起,总像个"外戚",现在家族脸一换,路人瞅一眼就能喊出"这是华为那车"。侧面双腰线+20英寸轮圈,灯组更犀利,甚至可能塞激光大灯——说白了,就是要从"耐看"往"炸街"靠。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现在20-30万SUV市场,颜值就是"第一敲门砖"。理想L7靠"方盒子"吸粉,深蓝S7玩"溜背",问界M7早前输就输在"没记忆点",这次换脸算是把"颜值短板"补成了"卖点"。

当然,这次新M7不光换脸,还是两套动力系统齐发:

增程版换了53度电的大电池,纯电续航干到300km+,综合续航上千公里。这参数打谁?打理想L7、打小米SU7 Pro,甚至蹭到问界自家M9用户的预期。

纯电版配三电机四驱、192线激光雷达,底盘规格基本和M8看齐。这配置水平,放同级别市场里,算得上"堆料狠人"了。

问题来了——问界M7现在"失宠",真因为配置吗?小编觉得不完全是。

我身边就有朋友去年买了M7增程,当时看中的是大空间、长续航和靠谱智能化。用了半年后,最大槽点竟是"形象不够高级"。

用他原话:"感觉开出去,不像30万的车。"这次外观升级,显然就是奔着这痛点去的。

本次新M7底盘彻底换血,整车换装与M8同源的全新平台。前悬大概率从麦弗逊升级为双叉臂,后悬采用全铝合金材质,配CDC可变阻尼减震器,能实时扫描路面调整阻尼,行驶质感预计明显提升。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动力系统也全面升级,首次新增纯电版本,提供后驱/四驱可选,续航超700km。增程版沿用1.5T增程器,配单/双电机组合,纯电续航预计突破300km,综合续航达1500km,电池包容量升至53kWh,支持4C快充,进一步缓解里程焦虑。

那么新款M7真的彻底凉了?未必!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看看隔壁理想L7,去年也被L8抢过风头,后来靠个"皇后座椅"的营销又杀回来了。M7现在需要的不是降价,是把"家庭奶爸车"的标签撕掉,换个活法。比如学M9,把后排改成能打麻将的移动客厅,或出个露营版,后备箱直接塞下充气床垫——现在年轻人买电车,一半为通勤,一半为周末逃去山里。

看看小米SU7,7月第三周销量7200台,已冲到新势力第三。问界虽靠M8守住头把交椅(9500辆),但M7这块已不再是靠得住的支柱。如果新M7能维持现款24.98万的起售价,性价比确实能对理想和小米形成威慑,但也使新车后期需要直面理想L6、蔚来ES7等竞品车型。

改款问界M7杀回来了:24.98万不变价,长5.1米,轴距超3米,这次能夺回3万月销吗?-有驾

现在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堆料就能赢的时代。品牌形象、智能体验、用户口碑,哪个都不能掉链子。问界M7这波回炉重造,诚意十足,就看9月上市后消费者买不买账了。

你觉得这次M7能翻身吗?你对这车怎么看?你会买吗?下面评论区聊聊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