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说的是奇瑞的一款新车,叫OMODA C7,在俄罗斯那边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有在俄罗斯的车友逛4S店的时候拍了照片发到网上,大家一看,这车外形确实挺漂亮的,科技感也足,据说还拿了个什么法国设计奖,听起来就挺上档次的。
但是,国内眼尖的网友马上就看出来了,这车不就是咱们国内马上要上市的风云T7换了个标、换了个名字吗?
说它们是“双胞胎兄弟”一点都不过分。
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这对“双胞胎”虽然长得像,但“吃饭”的习惯却完全不一样,而且身价也是天差地别,这事儿就值得咱们好好聊聊了。
在国内,咱们都知道,现在买车,你要是不提个新能源、插电混动什么的,都感觉有点跟不上趟了。
奇瑞的风云T7,就是顺应国内这个大趋势来的,它是一台插电混动车,核心卖点就是省油、省钱,能用电就用电,跑长途也不怕,一箱油能跑一千多公里。
这套路咱们国内消费者太熟悉了,毕竟现在油价不便宜,能省一点是一点。
可就是这么一台主打新能源的车,到了俄罗斯,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在俄罗斯卖的这台OMODA C7,奇瑞直接把电池和电机那套复杂的混动系统给拿掉了,换上了一台咱们国内车主非常熟悉的老朋友——1.6T的纯汽油发动机。
很多人可能就纳闷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国内车企都在拼命淘汰纯燃油车,怎么奇瑞还把一个技术不算最新的发动机拿到国外去当宝贝卖呢?
这不是有点“开倒车”的意思吗?
其实,这恰恰是奇瑞作为中国汽车出口大哥的精明之处。
这叫“看人下菜碟”,也叫“因地制宜”。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俄罗斯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地方天大地大,冬天特别长,还特别冷,零下三四十度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环境下,纯电动车的弱点就被放大了。
电池在低温下性能会大打折扣,续航里程说掉就掉,车主心里没底。
而且俄罗斯地广人稀,充电桩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咱们国内,你想想,在冰天雪地里到处找充电桩,那得多糟心。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台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在严寒天气里一打就着火的汽油车,比那些需要精心伺候的电动车要靠谱得多。
奇瑞用的这台1.6T发动机,虽然参数上看着不算特别亮眼,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可靠,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装配了上百万辆车,经过了时间和用户的双重考验,小毛病少,维修保养也方便。
所以说,奇瑞这不是保守,而是非常务实,把最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拿了过去。
更有意思的是价格。
这台OMODA C7,在俄罗斯那边卖得可不便宜,有人估算了一下,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要接近20万了。
可要是这台纯燃油版的车拿到咱们国内来卖,大家普遍猜测,价格可能也就定在15万左右。
里外里差了好几万块钱,难道是奇瑞“胳膊肘往外拐”,把好东西高价卖给外国人,便宜的留给自己人?
这事儿还真不能这么简单地看。
一辆车从中国生产出来,要运到俄罗斯去卖,中间要加上长途的运输费、不低的进口关税,这些都会加到最终的售价里,所以贵一些是正常的。
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两个国家的市场环境完全不同。
前几年,因为一些国际上的原因,很多欧美的、日本的、韩国的汽车品牌都退出了俄罗斯市场,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这时候,咱们的中国汽车品牌就抓住了机会,大举进入。
现在在俄罗斯的大街上,跑的很多都是中国车。
根据那边的数据,去年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一半,奇瑞、哈弗、吉利这些品牌常年都是销量榜的前几名。
在俄罗斯消费者眼里,中国车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便宜货”的印象了,而是替代了原来丰田、大众位置的主流选择,甚至可以去和一些豪华品牌掰掰手腕。
所以,OMODA C7在俄罗斯可以把自己定位成高端车型,卖到将近20万,是有人愿意买单的。
可反观咱们国内的市场,那简直是“神仙打架”。
在15万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挤满了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各大厂商的各种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
大家为了抢客户,拼了命地堆配置、降价格,恨不得把家里的大沙发、大电视都给你搬到车里去,价格还得定得特别有诚意。
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市场里,OMODA C7如果以纯燃油车的身份回来,它在俄罗斯的“高端光环”立马就会消失,只能靠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去拼杀。
这就像一个孩子,在国外班里能考前三名,一回到国内的重点班,发现周围全是学霸,不努力就得被淘汰。
所以,国内价格可能更低,恰恰说明了咱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大和竞争的充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国内的消费者才能用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高、技术更新的汽车,这其实是件好事。
最后再看看车里的配置,更能说明两个市场的差异。
OMODA C7在俄罗斯版本上,装了一块15.6英寸可以左右滑动的中控大屏,配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
这套东西在俄罗斯绝对算是顶级的配置了,一块屏幕能滑来滑去,既能给开车的看导航,也能给副驾驶看电影,肯定能让不少俄罗斯车主感到惊艳。
可同样这套东西,要是放在国内,大家的反应可能就是:“哦,8155芯片啊,还行吧,去年的主流配置。”“滑动屏?有点意思,不过现在不是都流行一体式大长屏了吗?”“怎么不是最新的8295芯片?”你看,这就是差距。
当海外用户还在为这些智能化的基础功能感到新奇的时候,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已经在讨论下一代芯片的算力够不够强,车里的人工智能聪不聪明了。
这说明,在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咱们中国市场确实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语音控制开关车窗、手机远程启动空调、车子自己停进车位这些功能,在很多国家还属于新鲜的高科技。
这当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奇瑞的这种做法,在国内市场用最前沿的混动技术去“卷”,在海外市场用最成熟可靠的燃油技术去“稳”,两条腿走路,正显示出一个全球化企业的灵活性和智慧。
这也给咱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台设计出色、品质可靠的纯燃油OMODA C7真的以15万左右的价格回到国内,你会不会考虑它呢?
是选择这种回归纯粹驾驶乐趣、没有里程焦虑的传统汽车,还是愿意多花一点钱,去拥抱更省钱、更智能的新能源车?
这背后,其实是不同生活方式和用车需求的选择,而聪明的车企,已经为不同的选择都准备好了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