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

都2025年了,你还在信这些关于汽车的鬼话吗? 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有些是宝,有些纯属瞎胡闹。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汽车圈里那些骗了大家十几年的“经典谎言”,看看你被哪几条忽悠过。

用指甲按一按车门,软的就是不安全? 这套理论在老一辈那里简直是金科玉律。 他们总觉得车子就得像个铁疙瘩,敲起来梆梆响才够安全。 实际上,汽车安全的核心根本不是那层你能摸到的铁皮。 现代汽车的安全性能靠的是藏在里面的骨架,也就是车身结构。 这个骨架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精心设计的溃缩吸能区,在碰撞时能像弹簧一样吸收冲击力,保护车里的人。 外面那层薄薄的钢板,主要是为了好看和降低风阻。 你看看那些碰撞测试,比如欧洲的NCAP,多少被说“皮薄”的日系车拿了五星好评? 反而是一些老式的“硬派”车,一撞就现原形。 ,别再用手按车门了,那真的啥也说明不了。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很多人觉得车越重,跑高速就越稳,不会发飘。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完全搞错了重点。 车的稳定性跟重量有关系,绝不是重量越大就越稳。 真正决定车子稳不稳的是它的底盘调教、重心高低和空气动力学设计。 一台调教出色的保时捷911比一台沉重的SUV稳得多,就是它的重心低,悬挂和空气动力学做得好。 重量太大反而是个负担,刹车距离变长,转弯时不够灵活,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失控。 在赛道上,重的车往往更容易出现推头或者甩尾的情况。 ,别再用重量来衡量稳定性了,那只是心理安慰。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停车的时候,总有人大喊“别打死了! 伤助力泵! ”这个说法在过去也许还有点道理,现在真的过时了。 现在的汽车转向系统都装了压力保护阀,方向盘打到底的时候会自动卸压,根本不会让助力泵过度负荷。 ,越来越多的车已经用了电子助力转向,连液压泵都没有了,完全不用担心“打死”会伤车。 那些不敢把方向盘打到底的人,纯粹是自己吓自己。 当然,出于保护轮胎和减少磨损的考虑,稍微回一点方向是可以的,完全没必要战战兢兢。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油价一涨,这个说法就流行:少加点油,车轻了省油。 听起来好像挺聪明,其实纯属瞎算计。 一箱油的重量大概40公斤左右,对于一台一吨多的车来说,这点重量根本省不了什么油。 反倒是你为了保持半箱油,得频繁跑加油站,多跑的路程烧的油早就超过省下来的那一点。 更严重的是,油箱里的油泵是靠汽油来冷却的,如果老是让油位过低,油泵就可能散热不好,甚至烧掉。 修一个油泵的钱,够你加多少箱油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省钱妙招,而是毁车大法。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除了上面这四条,汽车圈里还流传着不少类似的谣言。 比如有人说新车磨合期不能开空调,结果大夏天里全家捂出一身汗,甚至有人中暑送医。 其实现在的造车工艺已经很精密了磨合期的限制没那么严格,正常开空调完全没问题。 还有人觉得自动挡车在堵车时频繁换挡会伤变速箱,其实现在的变速箱都很智能,它的换挡逻辑比自己瞎操心靠谱多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寿命短也是老皇历了,现在的涡轮技术足够成熟,正常用根本不用担心。 至于那些说高速上开窗比开空调省油的,你开到时速120试试,风噪大得说话都得靠喊,油耗反而更高。 还有人说车子不能经常洗,会伤车漆。 其实长时间不洗车,让鸟粪、树胶和酸雨腐蚀漆面,才是真正的伤害。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四个骗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哪几条?-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