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

哥们儿,来,坐。

这几天网上那点破事儿看多了,心烦。咱今天不聊那些鸡零狗碎,盘一个大活儿。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荷兰,风车、郁金香,多童话一地儿啊。最近他们干了件特不童话的事,抡起个冷战时期的老古董法条,对着一家中资控股的半导体公司——安世,搞了一出“闪电夺权”。

那场面,拍电影都嫌夸张。

九月底,荷兰政府一声令下,特战队似的冲进公司。半小时,中国籍CEO的系统权限,删得比你卸载流氓软件还干净。紧接着,公司99%的股份,唰一下,就“托管”给了一个由几个洋人董事组成的第三方。原大股东手里呢?你猜怎么着,就剩一股。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一股。

这都不算侮辱了,这简直是行为艺术。

官方给的理由特别高大上:“企业治理存在缺陷”。可你问他哪儿缺陷,他支支吾吾,拿不出半点真凭实据。这操作骚到什么程度?连荷兰自家的法律界大佬都看不下去了,公开质疑这“接管”到底独立个啥,不就是明抢吗?

按理说,木已成舟,人家连公司章都拿手上了,这买卖不就亏到姥姥家了?

嘿,有意思的地儿就在这儿。荷兰人兴高采烈地抱着个“金饭碗”回家,一揭盖子,傻眼了。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里面是空的。

更准确地说,是个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无底洞。鹿特丹的仓库里,芯片堆得跟小山一样,可就是发不出去货。为啥?指挥系统断了。每天230万欧元,就这么眼睁睁地打了水漂,听个响儿。

这事儿像什么呢?就像你费尽心机,撬了邻居家的保险柜,结果里面没现金,只有一张纸条,写着:“钱在微信里,密码你猜?”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荷兰人这次,就猜错了密码。

他们犯了个极其经典的,属于上个世纪的错误。他们以为,控制了一家公司的法律文件、股权和在欧洲那点生产线,就等于控制了这家公司。这思维,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以为占了厂房,机器就是你的了。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可现在是2024年,兄弟。

真正的控制权,早就不在那几张盖了章的纸上了。安世半导体的命脉,它的“大脑”和“心脏”,压根就不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边上,而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东莞。

你品品这组数据:荷兰人抢到手的,是安世不到三成的产能,还大多是技术含量没那么高的封装环节。而超过七成的核心产能,那1.6万多种让宝马、大众离不开的车规级产品,那个占了全球市场近两成份额的MOSFET生产线,全在东莞。

东莞的工厂,才是这家公司全球体系的中枢。它不光生产,还负责全球41%的封测任务。说白了,荷兰那边的工厂,更像个高级点的车间,离了东莞总部的指令和数据,就是一堆废铁。

所以,当荷兰那边搞“政变”的消息传来,安世中国这边就干了一件事。

发了个内部通知,很平静,大意就是:全体员工,咱们只听中国公司法定代表人的。

就这么一句话。

荷兰人手里的那99%股权证明,瞬间变成了一张精美的废纸。他们可以对着那张纸开董事会,可以对着它任命新的CEO,甚至可以把它裱起来挂在墙上。但他们发不出一条让东莞工厂开工的指令。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这就叫“物理隔离”遇上了“数字斩首”。你占了我的躯壳,可我的灵魂,我的意识,早就换了个Wi-Fi。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狠的还在后头。

我们商务部,没几天也出手了,针对安世的几款核心产品,搞了个出口管制。这一招,简直是点穴。直接对准了东莞工厂的拳头产品。效果立竿见影,安世东莞的出货量,从一天3.8亿颗,duang一下,归零。

这下荷兰人彻底懵了。他们抢来的那个“空心壳”,现在连从中国“输血”的路都被堵死了。这哪是抢了个资产,这分明是给自己请了个祖宗回来供着,每天烧掉的不是香,是真金白银的欧元。

这棋,下得真臭。

更臭的还在于,荷兰政府似乎忘了,棋盘上不止他们和中国两个玩家。

当他们得意洋洋地切断芯片供应时,一群真正的“大佬”被惹毛了。谁?宝马、大众、奔驰、通用……全球的汽车巨头们。

安世的芯片,早就不是普通的小零件了,它像毛细血管一样,深深植入了这些汽车巨头的核心产品线。现在你想换供应商?哥们儿,这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这家没有换那家。新的供应商光走一遍认证流程,就得半年多,采购成本还得往上涨个30%。谁受得了?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于是,一幅奇景出现了。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宝马的CEO,直接给荷兰首相写信,话说得一点不客气:“再不解决,我们每个月损失10亿欧元,我们可能会考虑把生产线搬出欧洲。”

大众、奔驰这些巨头,立马抱团取暖,组了个“供应链应急联盟”,对着欧盟就是一顿施压。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这火,很快就从欧洲烧到了大西洋对岸。通用汽车在北美的工厂,因为缺芯,SUV生产线直接砍半。工会闹起来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到最后,16家欧美车企,联名给荷兰政府发了“最后通牒”。措辞非常有意思,他们威胁说:再不解决问题,我们就联合抵制你们荷兰的郁金香和农产品。

杀人诛心啊。

这相当于什么?你家邻居打孩子,结果全小区的居民都冲到你家门口,说:“你再打,我们就不买你家门口小卖铺的东西了!”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荷兰政府本想在国际舞台上秀一把肌肉,结果把自己搞成了整个欧洲汽车工业的“公敌”。欧盟委员会也坐不住了,介入调查,让荷兰把底裤都交出来看看。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你看,这才是全球化时代真正的“控制权”。它不在律师的公文包里,也不在政府的法令里。它在客户的订单里,在市场的依赖里,在那个“没你不行”的生态位里。

安世半导体,恰好就卡在这么一个谁也绕不开的位置上。荷兰人动了它,就像在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里,胡乱拔掉了一根电线。结果,整个机器都开始冒烟报警。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荷兰人又不傻,为什么非要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蠢事?图啥呢?

这才是整个事件里,最值得咂摸的味儿。

他们当然不是真的为了那点“企业治理缺陷”。法庭文件后来披露了,早在6月份,美国人就在给荷兰施压,明说了,只要你们换掉安世的中国CEO,我们就把这家公司从实体清单里拿出来。

美国人甚至贴心地提供了“战术指导”:先换人,股权的事儿可以慢慢来。

你品,你细品。

这哪是荷兰的自主决策?这分明就是一出“代理人战争”。美国想遏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世正好是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环节。自己不方便直接下场,于是就找到了荷兰这个急于表现的“小兄弟”。

荷兰呢,可能是想借这个机会,在地缘政治里刷一波存在感,证明自己也是个“玩家”。结果呢?想当地缘棋手,结果成了别人的棋子,最后还把自己绊倒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事情闹大之后,荷兰经济大臣在议会被质询,那叫一个狼狈。他把锅甩给了一个所谓的“外部顾问”,说好多细节政府也不清楚。这个“外部顾问”,后来被媒体扒出来,跟美国的某个智库关系匪服。

一切都对上了。

从一开始的强硬接管,到后来的焦头烂额,再到如今灰溜溜地跑来跟中国说,咱能不能“谅解”一下,别谈“判”了。短短十几天,荷兰的外交姿态,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而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不接受豁免,也不想谈判。

潜台词就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顿打,你得自己挨结实了,长长记性。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安世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就像一个缩影,活生生地给全世界所有还在用旧思维看待新格局的人,上了一堂公开课。

这堂课告诉我们:在一个高度互联的全球供应链里,想用行政命令强行“脱钩”,就像想用剪刀去剪断一条河。你剪断的只是一瞬间的幻象,河水马上会从旁边绕过去,而你,只会被反作用力冲得人仰马翻。

真正的力量,不是强权,而是连接。谁掌握了不可替代的连接点,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荷兰人这回,算是用几百亿欧元的学费,帮全世界又复习了一遍这个道理。

这出闹剧,你品出点啥别的味儿没?评论区里碰一碰。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到手才知是空壳,急坏欧美车企-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