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上汽集团。

提起上汽,大伙儿都不陌生,可以说是咱们国家汽车行业里的一位老大哥了。

可就在去年,这位老大哥的日子过得相当不舒坦,财报一出来,利润哗啦一下掉了差不多九成,让不少人都替它捏了把汗,觉得这头曾经的“雄狮”是不是要睡过去了。

然而,时间刚进2025年,风向好像一下子就变了。

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有驾

先是上汽突然扔出来一个“王炸”,发布了一款才卖七万多块钱的纯电名爵车,紧接着,产销数据也跟着一路往上涨。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到底是缓过来一口气,还是真的要强势回归了?

这位曾经的国产车之王,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波折之后,到底能不能触底反弹,重新站起来呢?

这背后的故事,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要想看明白上汽现在的情况,咱们得先回头看看它去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4年对于上汽来说,简直可以用“惨淡”两个字来形容。

全年的营业总收入是6275.90亿元,跟2023年比,少了15%还多。

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没啥感觉,但要命的是净利润,全年下来只有16.66亿元,而2023年这个数字是141.06亿元。

这一下就跌掉了88.19%,将近九成啊!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开个小店,前一年辛辛苦苦挣了100块钱,结果第二年忙活一整年,最后到手还不到12块钱,这落差谁受得了?

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有驾

这背后,是内忧外患一起找上了门。

所谓“外患”,就是那场席卷了整个中国车市的“价格战”。

从比亚迪开始,各大车企为了抢市场,都跟疯了似的降价,你降一万,我就敢降一万五。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上汽这种体量的公司也根本躲不开,只能跟着卷。

车卖得便宜了,每卖一辆车挣的钱自然就少了,利润被大大压缩。

而“内忧”则更戳心窝子。

过去几十年,上汽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两个合资品牌,可以说是上汽的两棵“摇钱树”。

可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冲击下,大家越来越爱买国产电动车,这两棵“摇钱树”的销量和利润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特别是上汽通用,在2024年第四季度,做了一个高达232.12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这个词听着专业,说白了就是,上汽在账本上公开承认,自己投在上汽通用这个项目上的钱,现在没那么值钱了,得把账面价值往下调。

光是这一个会计操作,就直接让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少了几十个亿,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有驾

就在大家觉得上汽可能要一蹶不振的时候,2025年的数据却让人大吃一惊。

根据公司刚刚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1到7月份,上汽集团总共卖了239万辆车,和去年同期一比,增长了15%。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能有这样的增长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细节,那就是它的终端零售交付量达到了256.7万辆。

这个数字比它批发给经销商的239万辆还要多。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上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健康的过程,叫做“去库存”。

咱们用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就好比一个服装店,它卖给顾客的衣服数量,比从工厂新进的衣服数量还多。

这就证明,店里的衣服很受欢迎,没有积压在仓库里,顾客买得快,卖得也快。

对车企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它意味着,上汽生产出来的车,不是简单地堆在全国各地经销商的仓库里,而是实实在在地卖到了消费者手里。

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有驾

这不仅能让经销商减轻库存压力,有钱赚,更有信心卖车,也说明上汽对市场的判断更准了,生产和销售的节奏控制得更好,整个公司的运营正在朝着一个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那么,是谁在背后推动着上汽实现这样的大逆转呢?

仔细分析数据就能发现,主要是两股力量在发力。

第一股力量,是那些曾经被大家认为“不行了”的合资品牌,它们居然稳住了阵脚。

从1到7月的数据看,上汽大众的销量虽然还在小幅下滑,但下降的幅度已经变得非常小,基本上算是刹住了车。

而上汽通用,更是上演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1到7月份,上汽通用累计卖了28.73万辆车,同比增长了19.43%,而7月份单月,销量更是同比暴增了181.68%。

这个惊人的增幅,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比较低,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上汽通用经过一系列的产品更新和战略调整后,市场正在重新接纳它。

这些合资“老将”虽然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躺着挣钱的日子,但只要它们能稳住基本盘,不再拖后腿,就为上汽整个集团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喘息空间和稳定的现金流。

第二股,也是更关键的一股力量,就是上汽的自主品牌,特别是它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名爵(MG)这个品牌了。

国产车之王陨落,今触底反弹,能否重返巅峰?-有驾

很多人看到MG,觉得它是个国产品牌,但其实它的身世还挺有意思。

它的根在英国,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子,叫罗孚。

当年罗孚经营不善要破产,上汽和南汽都去竞购,最后英国人玩了个花招,把品牌卖给了南汽,把技术卖给了上汽。

后来南汽也没经营好,最终被上汽收购,这才让这个英国品牌的血脉完整地留在了中国。

上汽非常聪明地利用了MG的这段历史。

在国内,它和荣威一起作为自主品牌发展;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MG这个牌子本身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所以当别的国产品牌还在费劲地向欧洲人介绍自己是谁的时候,MG已经能凭借着“英伦血统”的身份,轻松地打入市场。

再加上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带来的高性价比,以及在新能源技术上的优势,MG在欧洲、澳洲等海外市场卖得风生水起,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里,销量最高的一个牌子。

这步棋,可以说是上汽多年前就布下的一个妙局,如今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海外市场就成了上汽一个巨大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最近发布的这款七万多的纯电名爵,更像是一个宣告,它不仅能在海外市场打胜仗,更有能力把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和成本控制能力,带回国内,参与最核心、最残酷的市场竞争。

从这个角度看,上汽的反弹,并不仅仅是销量的数字游戏,而是其长期战略布局开始显现成效的结果。

它正在从过去那个严重依赖合资品牌的巨人,慢慢转变为一个既有合资品牌稳住阵脚,又有自主品牌在国内外双线出击的,更加均衡和强大的企业。

这条路肯定还很长,挑战也还很多,但至少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位昔日王者重新站起来的希望和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