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天津车展有点不一样,真的不一样,真的不是随口一说,无论你绕哪个展厅,都会被一种微妙的气氛蒙着脑袋,突然之间,问界这个名字像是在现场“玩了一把大的”,几乎把华北的汽车圈搅了个底朝天。你还记得过去三年那些惨兮兮的4S店吗?庞大的经销集团说倒就倒,运通、国机,说清算就清算,搞得整个行业仿佛在玩击鼓传花,谁最后接棒谁倒霉……可今年,问界来了,不只是来站个高台亮亮肌肉,摆摆新车,实际上是来撩拨整个华北渠道的心。
你要是问,天津车展往年到底有啥存在感?坦率讲,多数时候都是地方经销商“自己玩自己的”,展台上的气氛像是老熟人们的小聚会,聊聊销量,吐槽下行情,顺便互相打听“你那个店还开着没?”但今年这摊子,问界全家福现身了:M9这大家伙一亮相,身边还跟着M8、M7、新M5 Ultra。你以为他们是来卖车?其实场子里的懂行人早就看明白了,这是在向华北经销圈频频丢橄榄枝,拜托你们别再堵在传统合资赛道上了,寅吃卯粮没出路,看看我们这一大家子,啥需求都有,渠道加盟赶紧跟上,不惧断粮。
其实华北本来就是合资横行的地方,渠道布起来跟蜘蛛网似的,谁家的4S店不是老牌子,背后有几代人的精力?可如今新能源渗透率南边跟打了激素似的高,北方这口子却开得慢半拍。传统4S店的老套路早就让经销商们头发掉光了,盈利模式跟过气网红差不多,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淘汰,一间间门店熬到最后,扛不住就关门大吉,真是“铁打的车展流水的门店”。
这时问界亮相天津的动作,怎么看都像是故意踩点,“你们不是等新希望吗?来,看看我们!”直接摆出全系阵容,那味儿就和过去合资主打“单品突围”完全不一样,是要抓住经销商们的心,产品矩阵厚实得能扛住任何一波挑剔。“别犹豫了哥们,我们不缺硬货!”
先说这M9,简直是当家的门面担当。有句话不是说“没有旗舰、啃不动高端市场”,而问界的M9就是为了跟BBA(奔驰宝马奥迪,老牌合资高贵血统)掰手腕的。从累计交付24万辆,到保值率把同级别车型按在地上摩擦,等于给经销商打了一针“定心丸”。你说谁不想开门有流量、有利润?没个旗舰车型,门店吸引力只剩下大风吹。
看向M8,这不是主打豪华,而是笼络家庭需求。纯电版本出来后,有了“增程+纯电”双布局,覆盖40万上下的SUV市场,不就是给经销商一个“稳点走量”的台阶?一家老小,谁不想买辆安稳、靠谱、配置齐全的大车?这种车是门店里“天天有人看,周周卖得动”的种子选手,不容易起飞,但落地扎实。
M7的爆款气息更不能忽视,上市才7天就能有6万台的订单,直接让渠道商们眼睛发光,“这一单赚翻了!”3000多毫米的轴距,零重力座椅,大屏配置这些,把“国民SUV”的定位锁死了。什么生意最让人安心?当然是有人气、赚得快的生意。问界直接用数据说话,谁还敢犹豫?
再瞄准新M5 Ultra,目标来得非常明确——都市年轻人,对,就是那群不信老套路,只看新鲜感的“小伙伴”。别说逼格,讲的就是“价格盘活流量”,20万入门门槛,既能吸引过路客,也能让门店不是只有“高冷豪车”摆一排。经销商在华北卖车,既怕库存压死,也怕没人进店,问界M5 Ultra等于是“救活展厅人气”的小能手。
你再合计一下,这一套操作,从入门到高端,一口气把20万到50万的市场通杀,是不是像极了在跳“大拼盘广场舞”?相比同样是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北方单点试水,蔚来把直营体系当防火墙,问界倒是显得更会“收编老江湖”,把原有4S体系当宝贝。
一个说法在行内早就传开了。去年北京一原奥迪4S店直接改头换面,挂上问界标志。你以为这是一家?不,上海、深圳也有奔驰门店顺势转投。BBA门店变脸,不是只为追新潮,而是现实太残酷。不进则退,谁还跟“合资牌子”死磕?
到了新能源这半场比赛,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产品力顶天,但渠道才是护城河。问界这回借天津车展不光是发新车,布置得明明白白,展现了“一条龙吸纳经销”的体系。不是单品冲杀,是体系布局,是把“迷茫的经销商”引到另一条路上。
经销商怎么想?难道真的还愿意死守原来的合资品牌?其实多数人心里早就打起了算盘,传统路子一眼望到头,门店流水线都快成“失业登记处”。而拥抱问界,门店焕新、产品更有盼头,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再就业”。
这些看似热闹的新车发布背后,真正影响的是中国汽车渠道版图的再分配。“天下大乱,英雄出世”,新能源变革逼得合资主场收缩,是新势力来收网的节奏。曾经你敢想,宝马、奔弛、奥迪的老牌4S店会换面?如今现实就是这样刺激。
其实仔细琢磨,问界为什么要这么干,一方面当然是抓住华北这块“蛋糕还没被新能源切完”的市场空档——窗口期虽短,却够新势力集体冲刺,谁能填满这个空缺,谁就是真赢家;另一方面是利用经销商门店正在松动的态势,“你是留是走”变成了送命题,问界给出“有前途”的选项,走不走由你,但别怪没提醒。
站在整个汽车圈的大局观来看,这次问界的突袭不仅调整了游戏规则,更像是把华北这块看似稳固的合资地盘敲开了一道新缝。传统经销商如果非要守着旧船不撒手,想等老牌合资再翻红,那可能真的等不到。新势力发力,产品、渠道体系两手硬,不怕缺货、不怕没人接盘,既能让门店起死回生,也让行业重洗牌。
说实话,问界这波不是投石问路而是撒网收鱼。你看天津车展的展厅设计,扎眼的新车整齐排列,展台人气爆棚,大屏幕滚动数据,都是一种明示,也是暗示——如果经销商还不跟进,下一个消失的也许就是自己门头上的牌子。
挺多人以为,新能源渗透率慢,北方渠道难啃,谁砸钱谁就能起来。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更深层的是经销门店、渠道利益、用户习惯都在变,谁能抓住“新旧更替”的节点,就能成大赢家。有以往合资经验的大集团,如果能顺利搭上问界这班车,或许还能翻盘,没跟上的就慢慢被边缘化。老一代豪车情结,终究抵不过现实的风吹草动。
你绕回去再看,问界四款车型的矩阵,排着队等你来挑,不只是对消费者的示好,也是对经销商的信号。门店能否摆脱亏损、实现转型,关键不是等品牌砸钱,而是主动加入新能源的体系,有产品、有体系、有数据作支撑,才有“面子”。
你说这是不是给华北玩的一个局?也许。传统经销体系即将被重塑,问界作为新一代玩家,既敢亮剑,也敢收人,谁能主动拥抱变化,谁就能翻身做主。车展的热闹终会过去,真正留得下来的,是下一个产业分割点。
我忍不住想问一句——你们是不是已经打算“抛弃合资,投奔问界”?谁还在犹豫?谁会成为下一个赢家?这才是天津车展背后的“大谜题”。你觉得呢?门店转型究竟是自救还是豪赌?欢迎留言讨论,华北渠道到底该怎么选,大家心里有数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