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

续航破千的固态电池没能立刻干掉油车,插混反而抢了先

前几天在修理厂蹭茶的时候,老刘又提起固态电池,说这玩意儿一旦量产,油车就得全军覆没。我笑着摇头——不是不信技术,而是咱们这些年见过太多“实验室神话”落地后变成“钱包噩梦”的例子。

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有驾

想想看,现在主流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大伙儿都差不多心里有数,一度电下来四毛钱左右。一块100度的大包,光芯子就要四万,加上壳体、热管理、PACK工艺啥的,总价基本奔着六万去了。而固态呢?我听做供应链的小张说,就算2027年真能批量造出来,一度也得一块五到两块之间,比现在贵三四倍,这还得是在材料降本、工艺顺利、产线跑通的前提下。现实是硫化物和氧化物原料压根没稳定渠道,有些甚至还要进口。

所以问题不是它跑不了1000公里,也不是快充十分钟吹牛,而是你买不起——至少短期内家用车市场碰不到它。这种感觉,就像你明知道隔壁餐馆新出的海鲜大拼盘好吃,可人均888,你只能偶尔看看照片解馋。

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有驾

倒是插混和增程这两类,看似平平无奇,却已经悄摸摸地占了不少人的车位。我表弟去年换了辆秦PLUS DM-i,每天上下班走二环,用电百公里十五度左右,一个月充三次桩花不了多少钱;国庆跑去西安,全程加油才用了半箱多点。他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特意找桩,不怕假期高速排队等充电位。

我自己也试过朋友的新款增程SUV,纯电模式下踩起来挺轻快,高速切到发动机介入时声音不突兀,比早几年那种“吼一嗓子才给力”的老款舒服多了。而且新车型开始往大容量走,有个销售跟我闲聊,说他们店里刚到的一批插混轿车纯电能跑200公里,还有规划350甚至450公里版本,“你哪怕一个礼拜只充一次,都够市区代步”。他还嘀咕一句:“以后客户可能连家用慢充都懒得装。”

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有驾

群里还有个开出租的大哥晒过账单,他那台增程商务一年下来保养次数比以前少了一半,因为发动机介入频率低很多,只换机油滤芯就行,还省了一笔刹车片钱——他说回收制动力度调好了,下坡几乎不用踩刹,这点液压系统寿命长不少。不过他提醒冬天别偷懒,该补胎压还是要补,不然亏的是续航和安全感。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一些高配版插混/增程直接上800V平台和5C超充桩,我在服务区亲眼看见有人十来分钟从20%冲到80%,旁边几个纯燃油司机探头探脑问价格,那表情比看新能源广告时认真多了。这么折腾下来,中短途场景里传统燃油优势越来越小,有些城市出租公司已经开始集体换这种车型,说维修间歇时间短还能拉更多活儿。

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有驾

所以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手里的新车既能全靠电撑500公里,又随时可以加满一箱汽油继续北上广深乱窜……那时候再让人掏钱买台纯燃油,多半心底会犯嘀咕:图啥呢?毕竟性能、体验、省心程度都摆在那里,不需要盯着未来画饼,它已经趴在4S店门口等你签字了。至于固态什么时候普及,那可能还得等我们茶杯里的水凉透几回吧。

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引热议,修理厂老刘讲隐秘对比,油车全军覆没真的会发生吗-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