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刚公布的目录里,吉利银河星耀8新款纯电和插混版数据终于全露出来了。5020毫米级的大车,续航说是能到600甚至690公里(体感/样本有限),听着很诱人,但实际开起来会不会有那么爽?上周我正好和一位老修理工聊起,他说:理论续航多是理想状态,别太当真,尤其冬天开空调,能少点就不错了。这话有道理,别光看表面数字。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台车,是朋友试驾回来顺手发的几张照片,顺滑的溜背设计配上无框门,颜值那叫一个高级,路上回头率估计有七八成(猜测,不保证)。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在车门把手处采用了隐藏式设计,这细节得加分,类似用钥匙接近自动弹出的感觉,挺科技。想想供应链都得配合这段酷炫细节,厂里组装线肯定得多点严谨,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变成大问题。就像装衣服一样,钮扣打错眼,再漂亮的衣服都穿不了。
动力方面,纯电版本是67.8和79.1千瓦时两块电池,挂钩最高续航600至690公里(体感/样本少),插混版本搭配28.3千瓦时电池,纯电模式续航161公里。电机选用了衢州极电的250kW型号,数字看着猛,开跑起来赚足动力感,但实操中街头堵车开得多,动力真全面释放的时间其实不少人体验不到。对比一下,20多万的比亚迪汉EV,实际上动力释放更加线性,星耀8则偏激进一些,估计适合喜欢飙一把的人,市区慢吞吞开,反而感觉动力多余。
车身尺寸不小,长5018毫米,轴距2928毫米,稳稳是中大型定位。跟同价位的蔚来ET7对比一下,星耀8稍微硬朗,ET7更偏豪华舒适。风阻系数0.25,这数据在纯电轿车里算不错,行驶时更省电,对续航有明显好处,但车重2430公斤,体感上,操控可能不会轻盈,尤其在弯道。轮胎有245/45 R19和245/40 R20可选,这对支撑和舒适度影响挺大,不同配置在实际路感上会有细微差异,你会介意这种小调调么?
其实我之前说续航数据诱人有点大,毕竟这续航是厂家给出的理想测算,现实驾驶环境、气温、电耗都会打折扣,不是那么简单。这两块电池容量差距不算小,用户选择时得衡量实际需求和预算。暂且不谈这个,我想问你,购车时是更看中续航,还是动力表现?这俩选择不少人纠结。
供应链一环扣一环,这次用的是江苏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我觉得挺靠谱。磷酸铁锂安全性高,成本又比三元便宜,就像买鞋你选实用耐穿款,不太追求花哨。电机则是极电那边产品,本地化优势明显。不过说实话,供应链稳定这事儿说规范挺难,毕竟疫情反复和芯片短缺都搞得人心慌。我有个同事抱怨,交期一拖再拖,客户急得冒烟,厂里应付这情形,长短料调配像拼拼图,没那么简单。
燃油车时代,渠道和用户心理很直接,买车就是买动力或舒适。但新能源这些年,越来越多看见数据、体验、软件更新,甚至电池保养都得考量。你有没有觉得,新能源车买回来像买了个电器,还得持续服侍才不掉链子?我一说这,人家秒回,没错,买车还得学电动车维护教程,复杂着呢。
价格方面,12.58到16.58万元区间,和现款配置对比明显往上走了。讲真,竞争激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比同一价位比亚迪汉EV,星耀8的优势在于尺寸更大,设计更流畅。但汉EV软件生态成熟,用户粘性更高。你会为大尺寸买单,还是图那便利的软件体验?
说到这里,我还真卡壳了,有件事没太搞清楚——插混版本电池容量28.3千瓦时,续航161公里,感觉有点超长?一般插混纯电续航没那么夸张,这数据是亮点还是营销噱头?这段先按下不表,等多点信息出来再说。
型号TZ220XYA02电机250kW,转换成马力大概340匹马力,满满肌肉感。倘若你开过其他250kW档的电机车,能感觉这功率够爽快了。临场小计算一下,假设百公里耗电18度电,电价0.8元/度,单百公里成本大约14.4元,和传统油车比,省钱是真的,但城市里等红灯、开空调啥的,这数字会打水漂不少。
我还记得上次在4S店,有个销售说:现在纯电旗舰中大型轿车,客户更在乎续航了,动力和配置反倒靠边站了。你会不会觉得这观点有点偏激?毕竟真正买车,看顺手不顺手,开得爽不爽,也得算啊。
讲到底,星耀8这车给我感觉是,吉利在打突围,诚意都在设计和续航层面花了心思。把大电池用在中大型轿车上,算是向长续航下手。但消费者真能接受这块磷酸铁锂电池带来的重量和电池管理策略吗?耐用度、老化速度,暂且不说,还有更多变量。
你有没有遇到过买新能源车后发现续航比预期少一截,心里有点失落的情况?我还挺想知道,这种期待和实际落差,是不是大多数用户的暗伤。
最后留个悬念——这次无框车门设计在冬天封闭严密性和噪音控制上会不会跟传统车门有差距?小细节藏着大学问,等开起来实测再说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