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油自吸版
AFD(2023年)
搭载帝豪冠军版,93kW/152N·m,WLTC油耗5.82L/100km,定位10万元级家用市场。
CFN(2025年)
帝豪400万纪念款专属,功率降至88kW/150N·m,成本降低15%,WLTC油耗6.19L/100km,起售价下探至5.99万元。
2. 燃油增压版
EFZ(2021年)
领克03燃油版动力心脏,133kW/290N·m,终结吉利三缸时代,标志四缸增压技术达国际水准。
AFZ(2024年)
优化排放与油耗,主攻俄罗斯、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性价比燃油车首选。
3. 混动自吸版
BFD(2023年)
领克06 EM-P搭载,88kW/148N·m,匹配3挡DHT Evo,馈电油耗4.85L/100km。
BFN(2024年)
银河L6 EM-i专属,热效率46.5%(CLTC认证),馈电油耗2.9L/100km,对标比亚迪DM 5.0。
4. 混动增压版
BFZ(2024年)
银河L7/领克07/08 EM-P动力,120kW/255N·m,3挡DHT Pro支持弹射起步,0-100km/h加速6.9秒。
CFZ(2025年)
银河M9/领克10 EM-P搭载,500Bar超高压直喷,热效率46.1%,馈电油耗2.7L/100km。
进化逻辑:从燃油到混动的技术突围
燃油车:性能与经济性的平衡
AFDCFN:通过ECU调校降低功率与转速,优化怠速启停策略,WLTC油耗从5.82L降至6.19L,成本下降15%。
EFZAFZ:从性能导向的燃油/混动性能版,转向成本优先的燃油专用机型,适配出口市场需求。
混动领域:能效与动力的双重突破
BFDBFN:专为EM-i单挡经济型混动调校,46.5%热效率打破比亚迪DM-i(46.06%)纪录,馈电油耗2.9L/100km。
BFZCFZ:升级500Bar超高压直喷与VGT涡轮,热效率46.1%,适配EM-P电混系统,兼顾城市节能与高速性能。
机油适配:地域化保养策略
混动/增压车型:全系适配0W-20(API SP/ACEA C5)机油,-35℃低温启动顺畅,降低混动启停磨损。
经济型燃油车(AFD/CFN):日常可使用5W-30机油,高温稳定性更优,适合山区等长期高负荷工况。
地域建议:北方严寒地区(-30℃以下)优先0W-20,南方高温地区(30℃以上)可选5W-30。
技术突破:从Drive-E到BHE15的蜕变
1. 模块化架构:共享70%以上零部件,实现燃油/混动、增压/自吸快速切换。
2. 热效率革命:BFN的46.5%热效率、CFZ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跻身全球混动发动机第一梯队。
3. 混动兼容性:支持P1+P3、P1+P2+P4等多种混动构型,匹配3挡DHT Pro/Evo变速箱,覆盖经济型到性能型需求。
市场定位:混动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经济型市场:BFN+EM-i系统主攻10-15万元插混市场,与比亚迪DM-i正面竞争。
性能市场:CFZ+EM-P系统剑指中高端混动,对标比亚迪DM-P,争夺20万元级份额。
全球化布局:AFZ燃油增压版拓展海外市场,BHE15系列助力吉利实现“技术出海”战略。
结语:技术普惠下的产业变革
吉利BHE15系列发动机的进化史,本质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技术突围。从燃油时代的“三缸阵痛”到混动时代的“能效称王”,其技术路径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蜕变。随着CFZ等新一代机型的量产,吉利正以“技术普惠”姿态,推动混动技术从高端配置向全民普及的跨越。未来,这台1.5T发动机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关键支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