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用车社要聊点儿真格的!
最近车圈里可热闹了,焦点是奇瑞要“突围”!
这“突围”的架势,颇有“壮士断腕”之风,直接把公司架构大调整,重组为四大核心业务单元!
李学用亲自挂帅,这阵仗,摆明了要将星途、风云、QQ、艾瑞泽这几大品牌捏合成一个拳头,与比亚迪、吉利这些行业巨头正面硬刚。
但关键问题是,奇瑞这回是真下决心了,就能彻底解决那些老问题?
高端车型销量不振,技术研发滞后,盈利能力受限,仅仅依靠调整组织架构,就能立刻见效?
咱们先来看一组让人“捏把汗”的数据。
比亚迪去年净利润高达500亿,这数字,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反观奇瑞,全年销售总额还不到比亚迪的三分之二!
这差距,着实让人…压力山大!
更别提在新能源领域的较量了。
比亚迪凭借其刀片电池与DM-i超级混动技术,堪称“双剑合璧”,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而奇瑞的C-DM技术呢?
实话说,市场占有率与比亚迪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
这就像什么?
就像你在陆地上奋力奔跑,人家却早已乘风破浪!
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品牌高端化之路的探索。
星途品牌推出至今已有五年,然而始终无法真正打入25万以上的价格区间!
这好比什么?
好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高端之路,步履维艰!
再看吉利,背靠沃尔沃这棵参天大树,技术实力自然不容小觑,极氪001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
这就像什么?
就像“近水楼台先得月”,技术优势,得天独厚!
说白了,在许多消费者心中,奇瑞依然是那个十万左右家用车的固有印象。
品牌形象一旦固化,想要彻底扭转,谈何容易!
当然,这次架构调整,并非毫无亮点。
风云业务单元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QQ品牌则瞄准微型电动车市场,这显然是在寻找比亚迪的相对薄弱环节,伺机而动。
这就像什么?
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避实击虚”,扬长避短,方能制胜!
将星途品牌独立出来重点扶持,也表明奇瑞已经意识到,主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端化的发展。
这好比什么?
就像雏鹰总要离开母巢,才能展翅翱翔!
艾瑞泽品牌坚守燃油车市场,也算是一种务实之举。
毕竟,奇瑞海外销量占据总销量的四成,在俄罗斯、东南亚等充电设施尚不完善的地区,燃油车依然是市场主力。
这就像什么?
就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稳住基本盘,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
奇瑞在港股的首次公开募股估值仅为500亿,甚至不及比亚迪的零头!
这好比什么?
就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市场认可,才是真正的成功!
当前,不少造车新势力都在收缩战线,砍掉不盈利的副品牌!
奇瑞却反其道而行之,拆分为四大业务单元,这是否会导致资源分散?
内部消耗加剧?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看看隔壁的蔚来,旗下乐道、萤火虫品牌刚回归主品牌,就宣布裁员三成!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
李学用手中的这盘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为未来的首次公开募股埋下隐患!
星途品牌推出多年,在路上的能见度依然不高!
技术参数宣传得天花乱坠,但4S店的销售人员却往往难以清晰地讲解!
这好比什么?
就像“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市场竞争力!
风云系列的新车发布一再延期,等到真正量产上市,恐怕早已错失良机!
比亚迪海豹荣耀版已经降至18万,奇瑞却依然坚守2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
这好比什么?
就像“刻舟求剑”,不了解市场变化,终将被市场淘汰!
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并不会关心你公司内部有多少个业务单元,他们只关注价格是否合理、配置是否丰富、口碑是否良好!
重组消息发布后,股价却毫无波动,这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真正能够让奇瑞翻身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星纪元ES增程版三月份的销量表现尚可,如果能推出更多这样的爆款车型,远胜于设立十个业务单元!
这好比什么?
就像“一招鲜,吃遍天”,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外市场的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吉利、长安在俄罗斯的工厂,已经开始建设第三座!
这好比什么?
就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竞争对手正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因此,李学用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将星途4S店从偏远的郊区搬迁至繁华的商业中心!
这好比什么?
就像“酒香也怕巷子深”,提升品牌形象,才能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资本市场是否会买账,最终还是要看下半年星途品牌能否真正崛起!
高端车型卖不出高价,一切都将是空谈!
这好比什么?
就像“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基础,终将坍塌!
归根结底,汽车行业,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实力说话。
产品过硬,消费者自然会买单。
产品平庸,就算将公司拆成碎片,也无济于事!
各位车友,你们认为奇瑞这次重组,能够成功吗?
星途品牌,能否真正崛起?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