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前杠变形引关注 免费修复服务能否挽回口碑

小米汽车这回算是“烤”验了一把。不是指营销热度,而是真真切切的物理高温。SU7的前杠,眼瞅着被太阳晒出了“幺蛾子”,靠近大灯那儿,居然有了点形变。这消息像长了腿,在网上嗖嗖地传开了。

小米的回应倒也麻溜,说是一小撮SU7,装配时没把“余量”算计好,膨胀空间不够,这才遭了阳光的“毒手”。然后大手一挥,承诺免费上门“接驾”和“回春”,一个小时内搞定。听着,这售后还挺敞亮。

小米汽车前杠变形引关注 免费修复服务能否挽回口碑-有驾

但,这事儿真就只是“太阳公公不给力”?恐怕没这么简单粗暴。

咱先听听各路“键盘侠”的评头论足。有人直呼,这是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翼子板忒大了,装配得像“裹小脚”一样紧。消保委的汽车老炮儿也出来“盖章”,说这是“嫩雏儿”造车的表现。这“嫩雏儿”三个字,可真有点“杀人诛心”。

要知道,造车可比攒手机精细得多,一丁点儿失误都可能酿成大祸。小米从放出造车风声到SU7落地,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年光景。对一个新晋车企来说,能把车“捣鼓”出来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精雕细琢?

可问题也就在这儿。小米SU7的“人设”,可不是“能跑就行”的“买菜车”,而是要硬刚高端市场的。高端局,玩的是什么?除了马力,还有格调、细节、口碑。一个前杠变形的小瑕疵,搁在“平民车”上可能压根没人搭理,但放在SU7身上,就成了“白璧微瑕”。

这就好比什么呢?你咬咬牙买了件高定礼服,结果发现裙摆少了几颗珠子。虽说不影响走红毯,但心里总觉得矮人一截。

小米也明白这事儿“扎眼”,所以才赶紧出来“灭火”,提供免费修复服务。但这种“马后炮”式的补救,真能让消费者“回心转意”?恐怕有点悬。

小米汽车前杠变形引关注 免费修复服务能否挽回口碑-有驾

要知道,现在人买车,不只是买个代步工具,更是买一种“人设”,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个牌子老是掉链子,再“花里胡哨”的营销也白搭。

换个角度看,小米造车,本身就是一次“豪赌”。一个玩手机的,突然跨界玩汽车,肯定会遇到各种“水土不服”。这就像新手上路,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但关键是,出了状况之后怎么应对。是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坦诚相待,承认不足?是甩锅卸责,还是积极改进,亡羊补牢?小米这次的回应,起码姿态是摆对了。

不过,光有姿态还不够,还得拿出真本事。小米得好好“复盘”,从设计、生产、品控等各个环节,排查隐患,避免“重蹈覆辙”。

说起来,汽车圈有个“蜜月期”的说法。就是说,一款新车刚上市的时候,往往自带光环,备受瞩目。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种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小米SU7现在正值“蜜月期”,但这“蜜月”能持续多久,就看小米的“造化”了。如果能不断提升品质和服务,就能赢得用户的芳心。反之,如果问题频发,再“天花乱坠”的宣传也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这次前杠变形事件,对小米来说,既是“当头一棒”,也是一次“化茧成蝶”的机会。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转危为安,就看小米的“真功夫”了。毕竟,造车这条路,注定是“关山难越”,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抵达彼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