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

这车圈最近的风向,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你以为在聊车,聊技术,聊什么电池油箱,说白了,都是在聊人性,聊我们心里头那点儿挥之不去的焦虑和虚荣。

这不,零跑和奇瑞,俩浓眉大眼的家伙,几乎同时端上来两盘菜,都是旗舰级的大SUV,都叫“增程式”,可你凑近一闻,嘿,一个孜然味儿,一个蒜蓉味儿,压根不是一个路数。

零跑那个叫D19的,上来就甩出王炸:80度的大电池,号称纯电能跑500公里。什么概念?现在市面上好多纯电车,脸上都挂不住了。这哥们儿的意思很明白,我就是一辆纯电车,只不过怕你半路撂挑子,给你背了个小号的充电宝——一个只有40升的小油箱。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你再看奇瑞的风云T11,好家伙,完全是反着来。电池抠抠搜搜,顶配还不到40度,纯电续航刚过200公里,这数据放今天,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人家油箱大啊!67升!一脚油下去,从北京开到长沙估计中间都不带喘气的。

有意思的事儿来了。一个搞大电池小油箱,一个搞小电池大油箱。这哪是造车啊,这分明是两个心理医生,开了两张截然不同的药方,专治咱们这个时代的“里程焦虑症”。

你猜怎么着?这两种药方,背后藏着两种截る然不同的人,或者说,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两种人格分裂。

先聊聊零跑这个“大电池”派。

我估摸着,买这类车的人,活得特别“现代”。他们是朋友圈里的意见领袖,聊起天来张口AI闭口元宇宙,对新事物永远保持着该死的、让人羡慕的好奇心。他们买增程,图的不是省油,而是那个绿牌,是那种“我为地球做了贡献”的道德优越感,是堵在环路上时,看着旁边油车一脚刹车一脚油,自己这边静谧无声的窃喜。

可他们骨子里,又怂得不行。

你让他买纯电?他一万个不乐意。脑子里立马浮现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的长龙,节假日被充电APP支配的恐惧,还有在荒郊野外电量剩5%时的绝望。他们渴望拥抱未来,又极度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于是,零跑D19这种“假纯电”就成了他们的心头好。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他们在一周的城市通勤里,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你看,我几乎没用油。”那个40升的小油箱,就像是揣在怀里的一颗速效救心丸。平时用不着,但只要它在那儿,心里就踏实。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这玩意儿,跟咱们在办公室里处理工作一个德行。一个PPT,老板说明天要,你今晚通宵肝出来,但你绝对不会马上交。你非得压到第二天早上,掐着点发过去,显得你游刃有余,而不是累得像条狗。那多出来的纯电续航,就是你留给自己的“余量”,是你在心理上战胜不确定性的武器。它不是给车用的,是给你自己那颗脆弱的小心脏用的。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所以,你看到零跑D19堆料堆得那么狠,什么双8787芯片,什么1000V三电系统,都是在强化这种“未来感”和“科技感”。它卖的不是一辆车,它卖的是一个身份标签:一个走在时代前沿,但绝不冒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再掉头看看奇瑞风云T11,这位“大油箱”选手。

画风突变。

这车的目标客户,我闭着眼都能想出来。大概率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哥,可能自己包点小工程,或者在三四线城市有点产业。他对手串的兴趣,远大于对芯片的兴趣。你跟他聊算力,他跟你聊感情。他的人生信条是:实在、靠谱、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他买车,需求极其明确:空间要大,坐着得劲,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你让他买纯电?他能把头摇成拨浪鼓。“那玩意儿,出个远门都费劲,跟个电动爹似的,我伺候不起!”

风云T11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不到40度的电池,在他看来刚刚好。为啥?够用就行呗。平时在城里跑跑,买个菜,接个娃,用电,省钱,还不限行,多好。真要出远门,比如过年回趟一千公里外的老家,或者拉着一家老小去趟大西北,67升的大油箱直接给你拉满安全感。什么充电桩,什么续航规划,不存在的。找个加油站,五分钟解决问题,继续赶路。

这是一种极其务实,甚至有点“土味”的生存哲学。它不追求诗和远方,它只在乎当下的稳妥和可控。那个巨大的油箱,就是他对抗一切未知风险的“金钟罩铁布衫”。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油改电的思路吗?太落后了!奇瑞是不是因为研发周期太长,结果一上市就成了“旧时代”的产物?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要我说,还真不一定。

我们这些混迹在一线城市互联网里的人,总有个错觉,觉得全世界都跟我们一样,天天盯着新势力,追着发布会。可中国太大了,大到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在很多地方,充电桩还是稀罕物,人们对电动车的认知,还停留在“老头乐”的阶段。对他们来说,风云T11这种“烧着油的电动车”,反而是最能理解、最敢尝试的新物种。

它就像智能手机刚出来那会儿的诺基亚触屏机。它保留了你最熟悉的物理按键(加油的便利性),又给了你一点触摸新世界(用电的经济性)的可能。它不激进,它很温和,它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你:别急,慢慢来。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路线之争,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对撞。

零跑代表的,是互联网新贵的“升维思考”,他们试图用技术和冗余,去抹平未来的褶皱。

奇瑞代表的,是传统实业家的“降维打击”,他们相信简单、粗暴、可靠的工具,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争论的底层逻辑,早就不是“车”本身了。你发现没,我们现在买东西,越来越不看重“使用价值”,而看重“心理价值”。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我们买个手机,非要上1T的顶配,可90%的人连256G都用不完。那多出来的存储空间是干嘛的?是为了那个“万一有一天我需要呢”的念想。

我们买个SUV,非要买带四驱带大梁的,结果一辈子连个马路牙子都没上过。那套复杂的四驱系统是干嘛的?是为了那个“万一有一天我想去越野呢”的幻觉。

大电池和小油箱,大油箱和小电池,都是一个道理。

一个是为了让你在99%的城市路况里,获得100%的纯电优越感;另一个是为了让你在1%的极端路况里,获得100%的绝对安全感。

大家卖的都不是产品,是“安全感保险”。零跑卖的是“社交安全感”,奇瑞卖的是“物理安全感”。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骂我了,聊了半天,到底谁对谁错?谁是未来?

你看看那个数据,9月份,纯电车销量噌噌涨,增程车反而跌了。蔚来的李斌也跳出来喊,下一个拐点是“纯电时代”。

这话听着特有道理,但也得琢磨一下是谁说的。李斌是卖纯电的,他能说增程好吗?这不砸自己饭碗么。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要我说,这事儿的结局可能比我们想的更黑色幽默。

增程这个物种,本身就是个过渡方案,一个妥协的产物。它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刚通网那会儿用的“拨号上网”,一边上网一边占着电话线。它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注定会被宽带和光纤取代。

现在,零跑D19这种车,电池越做越大,发动机越来越像个摆设,它本身就在拼命地想把自己“进化”成一辆纯电车。而风云T11呢,则死死地抱着油箱这个“旧时代的奶瓶”不放。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它们就像站在历史岔路口上的两个恐龙。一个拼命想长出翅膀飞向天空,另一个则把自己的鳞甲进化得更厚,想在地面上扛到地老天荒。

奇瑞零跑增程之争,一个大电池小油箱,一个大油箱小电池-有驾

可谁知道呢,也许五年后,电池技术一突破,充电跟加油一样快,或者换电站铺得跟便利店一样多,我们再回头看今天这场“大小之争”,会不会觉得特别可笑?

我们煞有介事地争论着,到底是该背个大水壶,还是该沿途多找几个泉眼。却忘了,真正的未来,可能是天上随时会下一场解渴的雨。

所以,你问我站哪一队?大电池还是大油箱?

我啊,我站地铁公交那一队。可惜,这玩意儿不赚钱,也没人给我开新车发布会。

这事儿你怎么掰扯?评论区里划划道儿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