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要造车了?没错,就是那个给苹果造iPhone的“全球代工之王”。不过这次他们不打算自己搞品牌,而是干回老本行——帮别人造车!最近外媒爆出猛料,富士康已经悄悄和日本车企牵上线,准备帮两家神秘客户代工生产电动汽车。虽然具体品牌还没公开,但消息一出,汽车圈直接炸了锅:手机代工巨头跨行造车,这事儿靠谱吗?
要说富士康的动作有多快,看看时间线就知道。去年2月,本田和日产这对“日系兄弟”闹着要合并,结果谈崩了。就在大家吃瓜看戏的时候,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突然跳出来说:“日产别慌,我帮你造车啊!”原来他们早就盯上了日本车企转型电动车的焦虑。果然不到一年,三菱汽车就被曝出要把大洋洲市场的电动车订单甩给富士康,连谈判都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绝的是,富士康还放出风声,说两个月内要和两家日本大厂签合同,这节奏比造手机还拼。
要说富士康为啥能拿下日本车企的订单,关键得看他们挖来的“秘密武器”——前日产高管关润。这位老哥在日本汽车圈混了二十多年,人脉比东京地铁线路还复杂。去年他刚跳槽到富士康,转头就张罗着在东京搞电动车战略发布会。现场摆着五米长的电动巴士、能原地转圈的跨界车,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东京车展。关润当场撂下狠话:“未来三年,日本和美国的马路上都得跑着我们造的电动车!”这话可不是吹牛,据说三菱马上要卖的新款电动车,连车标都是现成的,流水线却要交给富士康台湾工厂。
其实富士康造车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他们自家研发的Model C电动SUV,在美国工厂都快量产了;跟宾尼法利纳合作的Model B跨界车,造型炫酷得像概念车。但董事长刘扬伟心里门儿清:自创品牌风险太大,不如继续当“汽车界的安卓”。他们给车企画的大饼很诱人——用造手机的套路来造车,模块化平台能像搭积木一样拼出不同车型,柔性生产线今天造SUV,明天就能改产皮卡。本田高管私下吐槽:“我们自己建条电动车生产线要砸50亿美元,找富士康代工直接砍掉三分之二成本,这账谁不会算?”
不过代工汽车可比手机复杂多了。当年苹果把iPhone交给富士康,看中的是他们能把误差控制在0.1毫米的精密制造。但汽车动不动就是两吨重的铁疙瘩,安全标准严得像考哈佛。关润最近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车企那帮老顽固,总觉得生产线是命根子,得天天盯着才放心。”为了打消客户疑虑,富士康直接把夏普工厂改造成“汽车实验室”,还请来英飞凌搞碳化硅芯片,跟Stellantis合作车用半导体。最绝的是他们保密功夫——据说苹果把未发布的iPhone图纸交给富士康十年,从来没出过泄密事故,这信誉背书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眼下全球电动车市场有点降温,特斯拉都在裁员过冬,富士康反而逆势扩张。他们在美国俄亥俄州买下Lordstown的整车厂,泰国工厂盯着东南亚市场,郑州基地直接改造成电动车试制中心。有分析师算过账:要是能拿下日产、本田、三菱这三个客户,富士康的汽车代工业务立马能冲进全球前五。不过也有人唱反调:“日本车企向来把制造技术当传家宝,能让台湾企业插手?”关润倒是信心满满,他在最近的研讨会上放出金句:“当年索尼也不相信代工模式,现在PS5全是富士康造的。汽车迟早要走手机的老路!”
这场代工革命到底能不能成,明年就能见分晓。富士康给三菱代工的首批电动车,据说2026年就要登陆澳大利亚。到时候要是满大街跑着“三菱车标+富士康内核”的电动车,那传统车企的面子可真挂不住了。更有意思的是,富士康暗地里还在搞充电桩和车用半导体,这是要把电动汽车的命脉全捏在手里。难怪有网友调侃:“以后买日系电动车,得先看是不是富士康贴牌生产。”这场跨界豪赌要是赢了,富士康可能真就从“代工之王”变身“汽车帝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