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里,有一种声音如雷贯耳:零跑汽车已经转正盈利!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引发了整个行业的热议。
当蔚来和小鹏还在为季度业绩挣扎时,零跑已经以国内第二家盈利新势力的身份冲向了2025年,迎头赶上。
2024年第四季度,他们不仅净利润转正,更在2025年3月和4月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称霸新势力榜首,全系累计交付数量已接近75万辆。
这份成绩单,无疑是一座灯塔,照亮了中国新能源车市最值得关注的商业样本。
你是否想知道,零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在他们十年的技术自研之路上。
与一众依赖供应商打包方案的竞争对手不同,零跑的自研比例高达65%,这意味着他们在电机、电控和电池管理这些核心部件上,几乎都是自家出的招。
想象一下,那种自给自足的感觉!
而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更是让电池包与底盘结构融为一体,既能提升10%的续航效率,又能直接降低15%的生产成本。
想要走在前面,你必须得有胆量做出颠覆性的创新。
在这种自研模式下,零跑似乎能够掌控行业的每一分成本。
当其他品牌的激光雷达车型普遍定价超25万元时,零跑的B01以15万元的价格推出了激光雷达+8295芯片的全系标配,将行业的智能驾驶硬件成本压缩至令人称奇的60%。
看吧,这不仅仅是价格优势,这是敢于挑战整个市场规则的勇气!
想象一下,一个普通年轻家庭,花费相对合理却能享受到超高科技的智能驾驶体验,瞬间跻身于未来出行的先锋。
而零跑之所以能精准进入15万级的市场,全靠他们对年轻人需求的深刻理解。
他们深谙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道理!
2025年上海车展上,B01凭借650km的续航、先进的激光雷达,以及极具人性化的母婴级座舱设计,精准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痛点。
相比之下,许多传统车企依然停留在冰箱彩电的豪华堆砌阶段,根本无法触及年轻人内心的真正需求。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去露营,打开车的后备厢,满满的储物空间和舒适的座椅迎接着他们。
竹炭纤维内饰的车内香气弥漫,击退了所有的疲惫。
这样的场景,就是零跑融入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以86%的得房率和丰富的储物空间,彻底打破了车只是代步工具的传统观念。
当这一切相结合,零跑在15万元市场上奠定了超30%的份额,成为该价格带中唯一盈利的新势力,实在令人振奋。
而零跑的全球布局更是一场双轮驱动的智慧征程。
他们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建立起500家海外渠道,充分展现了中国技术的实力。
T03和C10在欧洲市场扎稳了脚跟,而通过技术授权向一汽红旗输送电动车平台技术,更为零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想象一下,零跑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甚至把技术卖到国外,让智造走向世界,实在爽快!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这种轻资产出海的新模式,让零跑的海外毛利率高达21%,而国内仅为8.4%。
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灵活应变和高效布局,让人不禁为之鼓掌。
零跑的技术体系兼容51个国家的法规标准,B01的电池系统经过195个城市的气候验证,这一切都让他们在全球市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其他新势力还在为出口资质而焦头烂额时,零跑早已用技术优势撕开了全球化的突破口。
最终,零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次技术普惠对传统汽车商业逻辑深刻反思后的精准突破。
通过全域自研避免溢价,借助用户思维精准卡位,再加上技术的全球化输出,这样的组合拳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财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其中的逻辑:当研发投入占比常年维持在12%时(行业平均8%),单车毛利率却高达18.7%(行业平均15%),零跑证明了中国智造能够兼顾技术高度与商业厚度的无限可能性。
所以,面对未来,其他新势力还要多久才能追赶上零跑的脚步?
在这个新能源的热潮中,与其等待,不如行动。
零跑,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个十年的准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