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年头,真是啥事都能让人琢磨半天——电动车这个话题,怎么折腾都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焦点。有时候我就纳闷,买个电动车到底图什么?不就图个出门方便、经济实惠、还不用挤地铁人挤人嘛。可谁知道,简单的事怎么能让它省心了呢?慢慢地,现在骑个电动车都能整出一大摊手续,甚至弄出了“没驾照能不能骑”的世纪大难题。前两天看到新闻,说只要花110块钱考个摩托驾照,哪怕你没驾照,电动二轮三轮都能上路合法,没人抓你,更不用担心挨扣分,这消息一出来,一些天天骑电车的邻居直接乐开了花。我当时一捶腿,这事还真值得琢磨琢磨。
咱们先问一句,这事情“合理”吗?为啥一个本来买来就当自行车用的电动车,现在非得折腾出个驾照?不考就不让你出门,考了吧,考驾照这100多块合着是官方认可的过路费?是不是又要让大家被逼着花钱、跑手续、做体检,才能骑这个便宜的东东?到底是“管理需要”,还是另有隐情?电动二轮、三轮按道理应该属于非机动车,那为啥新规直接给它定成摩托车标准管理?是不是变个戏法就能多收点考试费?
有人会说,那不对啊,现在满大街飞奔的小牛、雅迪你不管,它们飙起车比小汽车还快,这多危险啊,必须得收拾收拾。不收拾行么?那咱干脆问一句,市面上卖的电动车,到底是不是超标了?是不是有人睁只眼闭只眼,该审核的没审核,成了马路杀手你才想起来治一治?商家售卖,监管放水,老百姓买了用完了,又让老百姓背锅交罚款交驾照费,这合适吗?
那再说说为什么搞这一套,有人说,是为了路上安全着想,可这真能有用?考个摩托车驾照能让你更会骑电动车?科目一里头背点交通法规,科二科三绕绕桩,上桥下坡,马路边停一停,就真能保证不会出事?真这样,马路上咋还天天“电瓶侠”横冲直撞?还是说想堵住个别人的嘴:“你没证,你违法,罚你活该。”这样管理,效果真的好吗?
有的人还会说,反正考个本才多少钱?110块钱,不过是一个手机壳的钱,花了以后就能放心大胆上路了,天经地义。可我琢磨,这里头“钱”重要吗?真要考的是这本驾照么,还是逼着“有规矩你按规矩来,我把‘合法’的门槛再设置高一点”?本来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图省心买了电动车,就为了不折腾,结果现在反倒啥都得折腾上,而且一切合情合理,谁还敢不守规矩?
那110块钱的本儿,真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当年扣分、罚款、拘留这些严厉手段用上了,电动车能彻底安分吗?人家骑电动车图的就是方便、省事、不用担心开不了车的时候还能‘趴活’挣钱。你现在搞得名义上“为了安全”,实际上是把更多普通人逼到边缘角落。比如你是个快递小哥,你是个买菜大妈,你没多少文化,也没时间折腾这些课考试,接着遇到交警,罚你一次就够喝一壶的。实际管理和具体生活之间,这种矛盾会比以前更少还是更多?
有时候我们以为推出新规定啥都能变好,其实,是不是很多规矩只把人搞得更心累?大城市摩托车、电动车越来越多,你是干脆给多设计点非机动车道,还是一心盯着考本儿收费用?你说大家不守规矩,是真的不想守,还是根本无路可走,不知道咋按你的规定一步步操作?你骑个小电驴,就是为了7点半赶去上班,不堵车,不打工迟到,你非让人家先“遵守程序”,可程序的门槛总比想象中高吧?
再说新规一来,城市和农村是一个标准吗?在农村,你说考摩托本容易么?到哪报名?有没有驾校?来来回回折腾一趟还不够买个二手三轮车的钱?而且说实话,真出了安全问题,还是应对能力和路面设施跟不上。你说为了安全,可管理层和商家先要把好门槛;而不是放任一批批超标电动车流向市场,最后让普通人埋单。
而且我们再想一想,这么管,有没有“技术性贫困”?有的人本来会骑,多复杂的车都能开,就是考不过理论,或者有点小毛病没法通过体检,就永远失去资格?这是不是把一部分弱势人群自动剔除出社会的流动之中?你看那些上了年纪、文化不高的人,是不是天然更难获得“合法出行”的通行证?本来出门都是难事,政策再往他们头上加一层枷锁,最后结果还是把底层人的路堵死罢了。
你说是为了命,是为了安全,可实际你做的“堵”远比“疏”多——买车的时候审核一下,入手之前查查是不是得考证,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监管严点,不比逼老百姓来回考试有效得多?甚至,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慢行系统完善一些,让人真心乐于合规,愿意守规则,这种“疏”的手段不比一刀切的“堵”要好得多?
说到底,谁都不希望马路上横冲直撞,可那不全是“证”能解决的问题。很多原本靠双腿上下班的人,人生的第一辆车就是电动车,你觉得是否能花点力气想想,怎么让政策和真正的使用群体无缝对接?别弄得市面上能买,骑车就违法,“考个证包合法”,事情光靠花钱解决,这合适吗?以后难不成买个拖拉机、修个自行车轮胎也要考证才能干?
其实想起来,电动车合法上路,也就是生活里的一个小困扰。可仔细一看,却是“你想守规矩却发现规矩专门针对你,没几条路能彻底守得住”的烦恼写照。咱就不能把问题简化点?比如生产源头严控,销售环节加把劲,马路上宽容一点,宣传教育多做一点?偏要给普通人不断制造新门槛,让生活本来就累的人更没盼头?
你再说,这110块钱的麻烦,对年轻人来说是小事,对年纪大一些、文化低一些、收入一般的人,却可能是难以跨越的大山。我们所有制度设计,是在保护普通人,还是层层加码让人望而生畏?有没有人想过管理的初衷,到最后变成让人“只要能交钱能考证,啥问题都解决”,剩下不会考试、没钱缴费的人就随意应对?
说到底,一切新规如果最后沦为“有钱有时间的一笑而过,没钱没闲的束手无策”,其实真不是一件好事。出门骑车能不能让大家松一口气、少点焦虑,才应该是最重要的。从方便、安全、合理,到处处设卡,最后还要宣传“只需110元一证在手,合法上路无忧”,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我们不该只有越来越多的考试和费用,更该有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包容。
谁都希望少出事,谁都希望车路人都安全。可怕的是,权力只盯着老百姓是否合规,没盯着管理和服务是否方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实际困住的还是我们自己。希望哪天,普通人出一次门不再是被规矩支配的噩梦吧。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