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百分之百,事故却是万分之一。”当上海漕河泾的理想MEGA夜间起火视频刷屏网络,理想汽车做出了一个反常识的决策:没等官方调查结果出炉,直接宣布召回11411辆2024款MEGA。问题核心竟不是电池本身,而是冷却液的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铝板腐蚀、冷却液渗漏,极端情况下引发“热失控”。但热失控究竟是什么?嘉宾用“空调外机坏了导致室内升温”的比喻轻松化解恐慌。更值得深思的是:企业为何愿为“万分之一”的风险承担巨大成本?这背后是云端预警系统的技术支撑,也是“安全没有万一,只有必须”的责任底线。无论是车主还是潜在消费者,这次事件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企业敢于“主动”的勇气。
主持人:说真的,你有没有刷到那个视频?就是10月23号晚上,上海漕河泾那边,一辆理想MEGA底盘突然冒火星,然后烧起来了——我第一反应是,天哪,这要是我开的车,我肯定腿软。你当时看到新闻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
嘉宾:老实说,我第一反应是赶紧查自己是不是车主,然后松口气——还好不是我那台。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反而想问你,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种事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真发生在眼前,那种‘万一’的恐惧感特别真实?而且你看,好在人没事,驾驶和副驾都及时逃出来了,这真是万幸。
主持人:对对对,人没事是最重要的,我特别想强调这点。但你说的‘万一’,其实正是理想这次反应的核心——他们没等调查结果出来,10月31号就直接宣布召回了,而且是主动召回。你有没有觉得,这有点反常识?一般不都是等结论出来再动手吗?
嘉宾:其实吧,这恰恰是我想跟你聊的——主动召回,跟那种被监管部门逼着召回完全不一样。主动召回是企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站出来,哪怕还没100%搞清楚原因,只要看到风险苗头,就先动手。这就像你体检发现一个指标有点异常,医生说‘先别慌,但建议你做个深度检查’,你是不是也会马上预约?理想就是这个态度。
主持人:打个比方,这就像你家水管突然滴水,你没看到漏水点,但你闻到一股水锈味,你会等它爆管再修吗?肯定不会,对吧?那理想这次召回,具体涉及多少车?你记得吗?
嘉宾:记得,11411辆,都是2024款MEGA,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号到12月27号之间。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大,但你要知道,这是特定批次,不是所有理想车都有问题。而且召回编号是S2025M0174V,从2025年11月7号开始实施,是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备案的,不是临时起意,是有法律流程的。
主持人:哦对,这个编号我之前没注意,听起来像身份证号一样,还挺正式的。那问题来了,他们到底发现了啥问题?为啥要换这么多部件?我猜不是小打小闹吧?
嘉宾:没错,核心是冷却液。你可能不知道,电动车的冷却系统就像人的血液循环,专门给电池和电机降温。这次问题出在冷却液的防腐性能不够,时间一长,会腐蚀冷却回路里的铝板,导致渗漏。渗漏了会怎么样?轻则故障灯亮、动力受限、车没法上电;重则——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也就是我们说的‘起火风险’。但注意,官方说了,电芯本身没问题,是外围系统的问题。
主持人:等等,我插一句——‘热失控’这个词听起来好吓人,能不能用大白话再解释一遍?我怕有些听众听到这个词就慌了。
嘉宾:当然可以!说白了,热失控就是电池温度失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热,最后可能自燃。但这次不是电池自己出问题,而是冷却系统没兜住,导致温度上去了。就像你家空调外机坏了,屋里温度飙升,不是房子着火,是空调没管住温度。所以理想这次换的是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三件套,一劳永逸。
主持人:那维修要多久?车主是不是得把车放店里好几天?我猜很多人最关心这个。
嘉宾:单台车施工大约1个工作日,也就是一天左右。而且理想还给了延长保修权益,专门针对这次换的部件。这其实挺贴心的——不光修,还给你多保一阵子,让你安心。另外,他们还特别强调,这次召回不涉及其他车型,所以你要是开L系列或者别的,完全不用担心。
主持人:那如果我是车主,我该怎么知道我的车在不在召回范围内?会不会有人漏掉?
嘉宾:好问题!理想有云端预警系统,会提前通过400客服、车机Ecall联系你,安排救援。车机也会亮故障灯、弹文字、放报警音,提醒你靠边停车等救援。如果你啥都没收到,说明你的车目前状态正常,不用慌。但一旦接到邀约,建议你尽快进店,别拖——安全这事儿,越早越好。
主持人:我突然想到一个点——他们说‘万分之一的风险’,这数字听起来很小,但李想说‘生命是百分之百’。你觉得这个决策合理吗?要是我,我可能觉得‘万分之一,不至于吧’,但转念一想,万一那万分之一发生在我身上呢?
嘉宾: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有点犹豫,觉得是不是反应过度了?但后来我想通了——安全不是概率题,是底线题。哪怕风险只有万分之一,只要它可能致命,那企业就有责任提前干预。这就像你过马路,红灯亮了,哪怕对面没车,你也不会冲过去,对吧?因为安全没有‘万一’,只有‘必须’。李想那句话说得好:‘事故可能是万分之一,但生命只有一次,是百分之百。’
主持人:嗯,这句话我记下来了,太有力量了。那我们回头看看整个事件,从起火到召回,再到解决方案,你觉得最值得我们普通消费者记住的是什么?
嘉宾:我觉得是‘主动’两个字。理想没等调查结果,没等舆论压力,自己发现问题就动手。这背后是技术能力——他们有云端系统能提前预警;也是责任担当——宁愿多花成本,也不赌概率。对我们车主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车不只是个代步工具,它背后有一套安全网在默默守护你。
主持人:说得太对了!所以最后我想跟所有听众说——不管你开什么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的车在召回范围内,别犹豫,赶紧联系官方;如果不在,也别掉以轻心,定期检查、关注官方通知,都是对自己的负责。感谢你陪我聊完这期,无论你在哪里,都祝你一路平安,关注我,下期再会。
全部评论 (0)